竞技风暴

名利场之惑 市场化之惑--田亮“出格”的启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5:18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2月2日电 记者 叶伟民

  国家跳水队对田亮的一声“不”,宣布了一场现代版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上演。剧中没有赢家,徒有一声叹息。

  天生一副好面孔的田亮此次与商业圈秋波暗送,揭示了某些运动人群的特殊情结。 他们大概认为:运动员自身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比赛成绩上。

  要星途灿烂还是卧薪尝胆,这是田亮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这让人们想起另一位划时代人物刘翔,他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训练而拼命推掉各种商业活动,其对诱惑的把持能力不能不使人们将他推崇为低调英雄。

  但如果以一套绝对的对错标准来追究事实的始末,却只会在“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漩涡中不可自拔。中国实行举国体制的体育事业,在国力尚未非常富足的情况下取得了超时代的成功,但也出现了一些区别于西方体育的特殊现象。田亮事件在普遍实行市场化的西方体育眼中,相信又是新一轮的“友邦惊诧”。在他们的观念中,运动员参与商业运转只是赚取维持其运动生涯的必须成本。对于一切训练、比赛经费几乎全靠个人筹集的西方运动员来说,没有谁会对他的生存表示负责。

  所以,既享受全额国家运动经费又过分留恋名利场,这就是田亮的矛盾所在。这无疑是用国家的钱赚足名气后再用于个人财富积累,无论如何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他犹如富兰克林笔下年幼的自己:“为一个哨子付出太大的代价”。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体育已小心翼翼地向市场伸出双手,试探冷暖。当NBA等体育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显现聚敛效应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感叹于对自身体育资源的开发之少。由于缺乏足够的体制空间和不重视专业化的市场开发,运动员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严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步伐。

  田亮的“出格”除了有个人的任性使然因素外,一个命题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兼顾运动员个人意愿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的双赢?

  随着2008年的逐步走近,诸如“奥运经济、奥运泡沫”等论题此起彼伏。田亮事件将人们的目光从大经济范畴重新拉回个体层面。国家跳水队和田亮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将是缓解摩擦最好的润滑剂。如果我们还在为一时找不到完美的答案而着急,那就把疑问交与历史。历史会最终告诉我们一切。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