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四国赛考验新女足:磨合队伍 发现问题 着眼未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08:49 中国体育报

  对于新一届中国女足来说,将于28日开幕的泉州四国赛的成败并不重要。2005年,中国女足没有大型的国际赛事,在女足复兴的“6,7,8”计划中,2005年只能算磨合期和准备期,在这一阶段,中国女足的训练效果是很难用比赛成绩来衡量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即将到来的女足四国赛,无论是球队还是球迷都应以低调的心态对待。无论中国女足的成绩如何,都不应该影响中国女足继续自己的复兴之路。对手实力很有限

  参加本次四国赛的球队包括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女足。从参赛球队的实力来看,除了德国队能够对中国队形成威胁之外,其他两支球队的实力似乎难说上乘。因此,中国队还是有希望获得比较好的名次的。

  事实上,热身赛的成绩本来就很难说明什么问题,有时反而会误导领导者和球迷。据说中国方面也曾向美国女足发出过参赛邀请,但正处于大换血准备期的美国女足并不乐意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无奈之下,中国女足只能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这些二流球队过招,这就更说明本次比赛只能是中国女足前期的一次摸底测试,与2006年亚洲杯和亚运会的中考以及2007的世界杯、2008年奥运会的大考相比,这次比赛的意义便微乎其微了。

  与德国队能够再次聚首,无论对于中国队还是球迷来说,都显然是一种新的刺激。中国女足在奥运会上以0比8输给对手,酿成了世界足坛的“悲剧”。不少人很可能将中德之战当成一场复仇战,而实际上这样的比赛与世界大赛根本就不具可比性。即便击败德国队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女足已经重返世界之巅,而输给对手也不会泯灭我们赶超对手的信心。

  在马良行时代,中国女足也曾夺得过武汉四国赛以及阿尔加夫杯邀请赛的冠军,而张海涛时代,中国女足更是在友谊赛中击败德国队,但在接下来的世界大赛中,中国队都输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像四国赛这样的比赛更应该是被当成检验球队阶段训练成果的“小测验”,而不应该升格为向世界冠军叫板的擂台赛。中国女足处于磨合期

  经过大换血之后,现在的中国女足几乎是一只“雏鹰”,羽翼尚不丰满,心态也嫌稚嫩。在这支球队中,真正属于女足“老三届”的球员已是凤毛麟角,中生代球员已经全面接班,而后起之秀的年轻一代也逐渐开始在新女足中崭露头角。但对于这支集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的球队来说,磨合期还远没有完成。

  本次中国女足队伍的年龄组成主要还是针对08奥运。在国内优秀球员日益匮乏的今天,要想在08奥运上实现中国女足的复兴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幸而还有近四年的准备期,只要中国女足按照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在选择人才方面不拘一格,训练中真正做到狠抓个人技术、强调快速多变的战术打法,并力求突出灵敏特色和强化整体优势,中国女足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对于目前处于磨合阶段的中国女足来说,四国赛更多地应该成为她们发现问题的一次机会。首先是球队近期重点训练的防守问题有没有长进。从清远集训之初,王海鸣便一直强调球队的防守,并一度放弃了进攻训练。在本次四国赛中,教练组将重点对三条线球员的个人防守能力、局部防守以及整体防守进行考察。特别是在与身体条件以及对抗能力都要强于自己的欧洲球队的比赛中,近期强调的防守和拼抢是否已经为球队所领悟将是考察的重点。

  此外,就是对三条线主力阵容磨合状况的考察。新一届中国女足整体人员组成变化较大,三条线的主力阵容也与过去存在较大的区别,阵型也从张海涛时代的四三三重新回归四四二,因此,本届四国赛是磨合阵容的最好机会,也有利于王海鸣在正式比赛中对自己认可的阵容进行试验。可以想象,国家队目前确定的主力阵容与明年的亚洲杯、亚运会以及随后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仍将有所不同,本次四国赛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再有就是发现问题,尤其是新女足与德国队在战术打法、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差距,从而有利于在以后的训练中加以弥补。

  对于主帅王海鸣来说,这次四国赛也是他第一次与成年欧洲女足队伍近距离接触。这些比赛经验应该成为他在未来四年里引航中国女足发展的一笔不小的财富。

  作者:孟洪涛

  (来源:中国体育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DUNK LOW 情人节


AIR FORCE 情人节


AJ Dub Zero


Air Legend FG-E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