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埂基地是冠军的摇篮 确定目标走向国际化(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22日11:28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海埂基地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有草坪足球场16块,400米跑道田径场两块,棒、垒球场两块,17片灯光网球场,室外沙滩排球训练场8块,球类训练馆一座,馆内可进行排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室内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内球类项目训练,此外,基地还配备有室内健身房、乒乓球、保龄球等设施。在住宿方面,海埂基地拥有接待楼4幢,可容纳900人住宿,还配有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运动员餐厅。 30年的风风雨雨,海埂基地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之一,今后海埂基地的发展建设目标是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场馆,改善条件,增加科研设施,建成集教学、科研、训练、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多功能高原训练基地。 围海造田 基地初见规模 海埂基地的建成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足球。30多年前,足球作为第一批恢复训练的项目,1971年至1972年之间,国家体委足球处将全国的足球集训移师昆明,但没有统一的基地,各队只能分散到昆明各处。由于昆明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气候,各队都希望能在昆明长期训练,这就迫切需要在昆明建立一个较为集中的训练基地,以利加强管理,促进训练。在当时的国家体委有关领导的关心和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滇池边的海埂利用“围海造田”留下的26.8公顷沙滩地于1973年10月破土动工,营建以足球为主体的冬训基地。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1975年11月基地正式接待全国的足球集训队。初见雏形的海埂基地时称国家体委昆明足球冬训基地。 基地建立之初,仅有12块足球场、3幢运动员宿舍楼、l个运动员餐厅、l个室内田径场和两个室内篮球馆;在生活设施上,基地没有自来水,饮用水是省体委拉水供应,运动员洗澡则是直接使用滇池水;电力供应没有保障,每周停电两三天是常事。在训练上,场地凹凸不平,还未完全平整,整个基地周围没有一棵树,一片绿化带,一到冬训季节,时值昆明的风季,飞沙走石。尽管当时的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但一个个世界冠军、全国冠军还是不断从海埂基地涌现出来。 首引垒球 基地全面发展 经过30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海埂基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馆、游泳馆、篮球馆的落成,海埂不再只是单纯的足球训练基地,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多功能高原综合训练基地。 除了足球外,基地首先引进的第一个训练项目是垒球。1983年,国家垒球队来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训练。基地抓住这一机遇,在单一足球冬训的基础上,投入了女子垒球的训练场地建设,接着又引进了男子棒球训练项目。这两个训练项目的引进,标志着昆明海埂足球冬训基地已逐渐向综合性训练基地的方向发展。利用昆明的高海拔的自然地理优势,海埂基地在1995年修建了游泳馆,继游泳馆之后,1999年,国际网球中心(综合馆)在海埂基地落成。建成后的综合馆,集体育锻炼、休闲、健身、食宿、娱乐为一体,已成为云南省体育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在此期间,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将原来的室内田径场改造为室内沙地网球场,兴建了国际标准的跳水馆和室外塑胶网球场。同时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大力投入外,在训练项目上基地也是力争做到“全面开花”,目前海埂基地已成为以足球训练为龙头,以游泳、网球、篮球、排球、垒球、沙滩排球、曲棍球、跳水、田径为主体的综合型多功能高原训练基地。至此,海埂基地的训练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接待能力增强,训练项目增多,昆明海埂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确定目标 基地走向国际化 伴随海埂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在如今基地领导班子的率领下,海埂基地已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是更好地为实施国家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作出贡献,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带动云南省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建设新的接待楼、运动员餐厅、科研康复中心和改造400米塑胶田径场目前已经提上海埂基地新建设的日程。为了打造出利用昆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体育场馆建设和功能配套予以改造、完善、提高;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借鉴国内外训练基地的先进经验,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竞技体育训练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机结合;采取集约化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基地建设成一个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功能综合、服务一流、对外开放、集教学、科研、训练、服务为一体,具有较高规模效应和产业化带动效应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策划 蒲亚昆 杨红翥 撰文 杨杰 秦浩(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