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彭帅创造历史的背后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1:03 扬子晚报 |
1月11日,在这个让人非常容易记住的日子,中国女子网球又创造了一个让世界非常容易记住的历史:在澳网的热身赛——悉尼国际网球赛的次轮比赛中,小将彭帅击败了2004年法网冠军、如日中天的俄罗斯“红粉军团”领军人物米斯金娜,成为历史上首个战胜大满贯冠军的中国选手。不过,也许重要的并不是这一次的创造历史,而是创造历史的“背后”。因为“历史”背后凸显出一个年轻而极有潜力的中国网球女单选手——彭帅。 击败米斯金娜的前3天,彭帅刚度过自己的19岁生日,但如今在她的履历上,已经两次刻下了中国网球的历史:去年澳网,她和中国台北选手李慧芝搭档,历史性地获得青少年组女双亚军,距离“加冕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而今年,出战女单的彭帅击败了大满贯冠军,体现出强劲的实力。和许多前辈不同,这个身高1.75米的湖北姑娘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按照行家的说法,她的击球速度和力量都“能和国际接轨”。在女子网球“力量化”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能够看到这样的中国选手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除了先天条件,彭帅更体现出新一代的新特征:适应新潮流,比赛不怯场。 要知道,网球是中国的“老弱势项目”,中国头号女单郑洁、奥运冠军李婷/孙甜甜们要经过一年多职业比赛的磨练才敢说“自信”;但20岁不到的彭帅在面对大满贯冠军时就已经很自信了——对米斯金娜,对手全场46个主动失误,她却只有8个。当然,彭也有所有年轻选手的通病:起伏大,不稳定。但冠军毕竟不是一场比赛成就的,关键是要让大家由衷感到:她,值得期待。 而彭帅的成就,更让人看到了中国女网打破“昙花”形象的希望。2004年,为中国网球取得突破的基本都是女双项目;而我们都知道,在职业网球的世界中,任何双打冠军都逃不过“鸡肋”和“意外”的广泛评价,只有优异的单打成绩才能给世界真正的震撼。所以,虽然击败米斯金娜只是一场比赛的结果,但彭帅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女单选手的实力和进步,这场胜利带给世界的并不只是“一场胜利”那么简单。路透社写道:“鲜为人知的彭帅击败了法网冠军,把她针对澳网的准备工作击得粉碎。”法新社也叹息:“彭帅统治了比赛,不到1小时就把世界第三给打发了。”而米斯金娜在抱怨完炎热、大风等客观因素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被“意志坚定、准备充分”的对手打倒的。从去年开始,中国选手每遇大满贯冠军,双打赢得精彩,单打也输得漂亮;到今天,彭帅更是胜得“有内容”。在持续不断的“震惊”中,中国网球的国际形象就会达到质变。 彭帅再次为中国网球创造历史的背后,最应该被人发觉的,是中国人对网球运动的更大热情和更多投入。中国网球队在奥运女双夺冠前后都表示过,当时的投入只能支持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4个人全面参加职业比赛。这表明,仅靠国家队来聚集力量,想发展职业网球是远远不够的。但彭帅的成长却让人看到了中国网球的另一种资源。天津市体育局网球管理中心训练部主任唐家瑛告诉记者,一年多前,他们就把彭帅等4男4女、8名年轻选手送到了佛罗里达的美国国际网球学校长期训练,每年的费用是三四百万元人民币。而这8个选手中,除了彭帅,另一个女选手刘楠楠现在也参加霍巴特国际网球赛了。同时得到提高的还有我们的网球教练——随同8个天津选手前往美国的,还有董岳森等两名教练员,他们和球员们一样,都能在世界网球的“中心”之一汲取养分。这种方法已经进一步靠近了国际通行的职业选手培养模式,而只有在这方面“与国际接轨”,到那时,我们才算真正融入了职业网球的世界。彭延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