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曲波:昔日追风少年命运未定 英超梦幻早已不在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00:52 中国青年报 |
曾经一战成名的追风少年,曾经只差一步踢英超的国奥精英,曾经是米卢时代的国足快马,曾经是中国足球关乎美好未来的代表人物。后来他在俱乐部球队打不上主力,后来他伤病缠身。如今他被挂上了转会榜,等待他的是未知前途…… 本报青岛1月5日电 曲波说,也许将来他会忘记很多曾经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会记得2004年的结束以及2005年的开始。 2004年12月25日,圣诞节,曲波接到了电话,他被新接手的青岛中能俱乐部推上了转会榜;2005年1月4日,元旦刚过,在其他队友奔赴海埂开始冬训的时候,他和其他被挂牌的球员一起,按照俱乐部的规定从球队宿舍中搬出。 就好像是一场梦,在这座生活了5年之久的城市,熟悉的风景突然间变得疏离,无数个在这里走过的日子,转眼间就要成为前尘往事。 如果说来到这里是因为缘分,那么离开又是因为什么呢?今天,在与记者的对话中,曲波的语气,不像一个只有23岁的年轻人,而像是历尽沧桑的叹息。 五个小伙伴 记者:记得第一次到青岛的情景吗? 曲波:具体的日子已经记不住了,那是1999年的10月,我和另外4个伙伴,还有我们的家长,一起乘火车来到青岛。青岛的火车站离海边很近,我记得走出火车站,看到完全陌生的一个城市,还闻到海风的腥味儿。 记者:就这么简单地开始了在青岛的生活? 曲波:是啊,一切都很简单,青岛花钱买了我们,我们离开了天津,父母把我们安顿下来就离开了,然后就是开始适应新的生活。 记者:对于陌生的环境就没有紧张或者困难的感觉吗? 曲波:那年我18岁吧,其实就和同龄人出去上大学一样,我们几个人很快就适应了。青岛这个城市不错,俱乐部实力也行,我们就是踢球的啊,能在这样一个俱乐部踢球,能够尽快进入一队踢上主力,其实想法就是这么单纯。有时当然会想家,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就很明白,这就是我们的职业,这就是我们的饭碗。 记者:现在5年过去了,与你们刚到青岛的时候相比,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吧。 曲波:(长久的沉默)是啊,当初来的时候是5个,1个不在了(指曹春鹏,2000年在全国青年联赛的一场比赛中猝死),3个要走了,只有彭鹏自己还会继续留在这里。还有,他们买我们5个花了不到300万元,现在,我(300万元)和白毅(400万元)还有杨君(460万元)加起来,出售的价格是1160万元。 链接: 这就是曲波他们足球生涯的真正开始。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这种开始已经带有鲜明的职业化特征。他们在1999年城运会赛场上得到关注,之后被青岛俱乐部捷足先登。这次买进,至今仍被看作是青岛俱乐部做的最划算的一笔足球生意。 可以说,当他们最初选择了这种职业,也从此开始了身不由己的命运。在陌生的城市,他们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拼。而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行了6年之后,征战赛场的老将们已经纷纷显出疲态,人们也正在期待着新一代的到来。 追风的少年 记者:你的机遇其实不错,2000年就开始打甲A的比赛了。 曲波:嗯,确实如此,那一年青岛队的主教练是奥斯托杰奇,他是个很固执的老头儿,但是在对待我们年轻人的问题上却从来没有犹豫过。最开始是打足协杯,他把我和高明还有白毅都派上场了,等联赛重新开始的时候,我就有机会打比赛了。 记者:第一次出场的感觉还记得吗? 曲波:说实话,不记得了,但是无论是我,还是高明他们,大家都很自信。我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都想早日证明自己。我们的表现也确实不错,很快,媒体就用“新生代”之类的词汇来形容我们。 记者:后来就有了“追风少年”这个称号。 曲波:(苦笑)啊,追风少年,前两天在青岛新闻网上和球迷谈话,还有球迷提起这个称呼,我开了一句玩笑,说现在是“追风老年”了。 记者:主要是因为2001年的世青赛吧,球迷都对你的表现印象深刻。 曲波:是啊,那个时候在球场上,我确实有一种奔驰的感觉。打进阿根廷队那个球的时候,我简直快乐得要飞起来了。现在想想,嗯,用一个电影名字来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记者:那也是你们这帮队员最灿烂的一段日子。 曲波:2001年,2001年确实很难忘,那一年我们打了15场比赛吧,我记得成绩是8胜3平4负,其中失败的比赛均是输给欧美强队。 记者:你喜欢“超白金一代”这个提法吗? 曲波:说实话,“追风少年”也好,“超白金一代”也好,都是媒体叫出来的。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我始终都知道自己是个普通的家伙,不能否认我很享受进球的喜悦,享受被球迷认可的感觉。但是我从来都没有狂妄过。 记者:还记得在国家队中的日子吗,米卢,还有那段中国足球最受宠的时光? 曲波:当然,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身披着国家队的战袍,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我当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美好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很糟糕,幸福的感觉并不长久。 链接: 曲波最风光的时候,也正是一代“国奥少年”最风光的时候。 那个时候,全中国的媒体以及全中国的球迷,都不吝赞美之辞,迎接中国足球新一代的到来。在狂热的吹捧中,一帮足球少年过早地被曝光,也过早地迎来了名利的诱惑。 很快,“泡吧事件”在这支国奥队中一度成为最为轰动的新闻,惊闻此事的沈祥福也开始表示“要重新审视自己手下的这帮球员”。 哪里才是家 记者:后来的日子越来越不顺利。 曲波:大概是因为我开始太顺利了吧。2002年去热刺试训,双方协议都签了,但是却因为劳工证的问题,最后还是没有去成;因为性格的关系,和青岛队当时的主教练李章洙在沟通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媒体也报道了一阵什么“曲李矛盾”;在球队中迟迟找不到进球的感觉;再后来,就是得了甲亢,连国奥队的比赛也错过了。 记者:2004年3月20日,国奥队在武汉为出线而战的时候,你在哪里呢? 曲波:我在天津的家中,看电视,祈祷。记者:心情呢? 曲波:我坐在那里半天都没有反应,我看到沈指导的脸,队友们的脸,那么一种表情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的心里真是难受极了。当时还有好多记者打电话来采访我,我能说什么呢?从2000年开始在毛家湾集训,4年的时间,一幕一幕都出现在眼前,我很想放声痛哭一场,但是,当时似乎连流眼泪的力气都没有了。 记者:从那时起,“超白金”又变成“废铁”了? 曲波:(苦笑)这也是媒体的说法。 记者:从现在的局面来看,你们这批国奥队员面临的考验显然还在继续,今年的转会榜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你们这些人。 曲波:唉,好像真的是被大甩卖呢,不过卖的价格可都不是“废铁”的价格,每个人的后面都跟着一大串儿零。 记者: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曲波:我看了很多报道,说中超取消降级了,说俱乐部要紧缩银根,说现在的足球市场不景气。但是把我们挂牌卖了就能解决问题吗?这个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挂了牌却没有人要,我们究竟还回不回俱乐部?如果不回,那就只能下岗;如果回,俱乐部将大幅度削减工资,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形势。 记者:联系到下家了吗?曲波:正在进行中。记者:现在主要在干什么呢? 曲波:坐在房间里,看海,发呆。我之前已经把青岛当成家了,买了这套海边的别墅,把父母也接了过来,我想等身体养好了,为球队好好踢球。但是直到现在我才清醒地认识到,这里,原来并不是我的家。现在看来肯定是要走的了,至于这套别墅,看来只好卖掉啦。 记者:有没有想过真正要离开的那一天? 曲波:唉,何必去想呢,想了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开始来这里是命运的安排,现在离开大概也是命运的安排。我只是希望自己不要流泪,我跟自己说,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想,我,还有其他的人,都不会因为这次考验就倒下。 链接: 一支曾被称为“超白金一代”的希望之师,在短短几年之间就沦为任人宰割的“废铁一代”,再到今天在转会榜上“插草待沽”,在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之中,“贵重金属”的贬值速度的确太快了。 哪里才是家 呢,这不仅仅是曲波一人的问题,也是一代国奥球员的问题。看似一个人的宿命,却折射出了一代球员的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