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解读徐明的“徐氏风格”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9:02 今晚报 |
策划:全国晚报体育学会撰稿:《大连晚报》记者 柳 毓 徐明接手大连足球时,就声明自己不懂球,甚至连什么叫“越位”都不明白;5年过去了,徐明对于足球本身的知识仍然没有增加多少,他看足球比赛的时间仍然是屈指可数,但是徐明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力与他的资本积累速度一样,在呈几何倍数增加。2004年,徐明在足球方面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中国足球革命的领袖人物,而由徐明领 导的这次足球革命虽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是这次革命显然有着明显的“徐氏风格”。徐氏风格一:结盟 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商场上决不可能是孤军作战,他肯定要有自己的朋友甚至盟友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取得胜利。徐明不仅在商场上这么做,而且在足球圈里也是如此。“派系”这个词是从徐明身上第一个引出的,“实德系”成为最近两年中国足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在中超联赛中,至少有四川冠城这样一个最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要在中国足坛发起一场革命还是不够的。于是徐明悄悄开始了自己的结盟行动。 2004年8月,中超联赛正处在休战阶段,上海国际队突然造访大连,并且与实德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今年中超联赛开始一共只看了半场比赛的徐明却出现在这场热身赛的场地边,并且看完了90分钟比赛。徐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结盟是解决中国足球问题的惟一方法,日本J联赛最初就是由几家大俱乐部结盟后形成的。当时徐明的这一观点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深圳健力宝队和辽宁队也先后到大连训练和热身,显然从这个时候开始,外界所说的“张海系”三支球队已经与“实德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徐明和张海同属于足球圈内的少壮派,两人风格不同,而且算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许只有徐明才能够做到将这样的人拉到自己身边。 徐明深知仅靠这几家俱乐部结盟还不够,于是在2004年10月14日北京国安俱乐部为罢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家又看到了徐明,能够与北京国安这个国内资格最老而且背景最为深厚的俱乐部结盟,可见徐明的能力。 徐氏风格二:“快鱼” 一位曾在实德工作过的人士这样形容徐明,当有关人员介绍某项计划或想法时,他听完后,经常用厚厚的手掌一拍老板台,说:“好,就这么定了,干!”就算敲定了。就是这样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办起事情来,干脆、利索:“我当年从王健林手里收购万达,只用了5分钟;从杨肇基手里收购全兴,只用了10分钟;把孙继海卖到曼城,只用了不到20分钟……”“商场上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徐明这样说。于是,徐明又有了“快鱼”这样一个称号。 在这场与中国足协的革命中,徐明又将自己“快鱼”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足协2004年10月18日召开中超委员会会议,徐明就在10月17日的晚上公布了所谓的13份“革命文件”,给了中国足协一个措手不及,而这几万字的文件是徐明的秘书班子两个晚上没有睡觉,硬是熬夜熬出来的,随后几天徐明等几家俱乐部投资人几乎是连轴转,研究对中国足协的对策;中国足协10月26日与投资人开会,徐明又是在10月25日召集了第一次投资人联席会议。在中国足球革命的最初阶段,徐明几乎是步步走在足协的前面,每隔不长时间就拿出一些文件或者声明,这种做法逼得足协几乎喘不过气来,阎世铎险些就此向“革命派”投降。 当然在足球改革中,徐明的这种“快鱼”风格也未必就一直好用,中国足协在掌握了徐明的这种风格之后,就采取以静制动的对策。徐明在很快将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之后,足协开始慢慢还击,此时徐明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 徐氏风格三:思维跳跃 即使是在实德集团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猜不到他们的董事长下一步要干什么,甚至有人形容说没人能抓得住、猜得透徐明的思维。通过得法的运作,徐明的触角伸到各个领域,铝合金一统天下时,他动用了所有的1.2亿资金上马塑钢生产线;借助给四川大河队“转换”东家之际,又参股太平洋保险;之后,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太平洋金融学院和大连市商业银行都一个个被徐明“控制”着,卖对虾出身的徐明正在极力布局金融资本。如今,徐明正和石油打得火热。2004年9月2日,在商务部发布的第三次公布原油、成品油非国有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名单中,大连实德的名字赫然登录在上,徐明也有了新的“头衔”——“石油新贵”。 在这场与中国足协的革命中,徐明仍然保持着他的这一特点。实德队罢赛并且受到中国足协的处罚之后,很多人认为“革命派”受到沉重打击。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投资人再也没有出台什么新想法,他们组织的由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也受到足协的冷落。就在这时,徐明突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种突破口也只有徐明能够找到,那就是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在《足球之夜》上的一次讲话,也许是郎效农一次个人观点的表达,却让徐明抓住把柄,并且对此揪住不放,使得投资人和中国足协在中国足球革命的形势对比上又趋于均衡。 徐明的这种跳跃性思维确实几次使中国足球革命得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他这种不确定性思维是否真正能够帮助中国足球改革,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徐氏风格四:能屈能伸 虽然徐明是一个有着几十亿身价的大老板,但是徐明并不固执,甚至可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降低身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徐明对待媒体的态度,对于那些不是自己看重的媒体,任其百般“骚扰”,从不厌烦却也从不松口;对于对自己有用的媒体,徐明可以对其中一个叫不上来名字的记者,拍着肩膀说:“最近刚看过你的稿子,写得很好。” 综观从2004年10月份揭竿而起到现在,徐明的态度曾经发生几次变化,对待中国足协的态度也是时强时弱。革命刚开始时,他曾经表示“为了中国足球能有一个未来,就必须动手建立一个符合规律持久发展的新体制”,他曾经向中国足协要中超联赛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这等于将中超联赛的所有权力全部拿走,但是随着中国足协态度的逐渐强硬以及上层领导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徐明也开始慢慢放弃自己开始时要求的一些权力,大言“和足协是一家人”,对于中超联赛的改革要求也仅仅限于“管办分离”,而且这点要求也未必能够得到中国足协的同意。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足球改革的结果是徐明最终被足协“招安”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徐明也许是在蛰伏。如果在不久后的一天,徐明又扔出一颗新的“炸弹”,希望到时候大家不要感到吃惊,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徐氏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