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12:32 新闻晚报

  知道围棋的人都知道加藤正夫,关心围棋比赛的人都知道加藤正夫还有一盘上了比赛日程的棋等着他下———第6届农心杯三国擂台赛最后阶段比赛将于2月22—25日在中国上海进行,他作为主帅到时还要为日本队把最后一关。

  不过,加藤没有下完的棋远不止这一盘。在棋迷和媒体“日本围棋已经落后”的呼声中,作为日本棋院的新任理事长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他要带领日本围棋赶超韩国,他的改革 还刚刚起步。棋手中长寿的人很多,而他才57岁就匆匆走了!

  昨天,日本棋院传来噩耗,他们的加藤理事长已于中午因患脑梗塞并发症去世。

  围棋界的“天煞星”

  加藤正夫于1947年3月15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筑紫郡。12岁入著名棋手木谷实门下学棋,17岁入段,20岁晋升五段。当时的木谷门下几乎就是整个日本棋坛的未来,他与石田芳夫、武宫正树并称为木谷门下的青年“三羽乌”。1978年加藤成为九段。而1976年他即夺得了平生第一个职业比赛大头衔———第一届日本圣战冠军。

  1979年成为五冠王,获本因坊三连冠、十段战四连冠,首次获得王座、鹤圣称号、天元称号,那是他在棋艺上的一个高峰。全盛期的加藤正夫棋风强悍,长于力战,有一种见谁灭谁的气势,被人称为“天煞星”。但到50岁以后,加藤的棋风变了,也变得细腻而讲究官子了,成了“半目加藤”。在他职业生涯中共获47项桂冠,总胜局超过了1200胜,在日本棋坛仅次于林海峰。他还曾获得5次秀哉奖,20次棋道奖(其中6次获最优秀棋手奖)。同时,他也是日本棋坛状态保持最好的棋手之一。就在他成为日本棋院领导之后也仍然保持了非常好的状态,2002年他夺得过本因坊头衔,去年他还夺得了日本阿含·桐山杯赛冠军。

  大家都知道,中国围棋的进步是从学习日本开始的,而现在都不如韩国,加藤对这一现象也在进行深思,他在为日本围棋操心的同时也热切的希望中国棋手早日赶上韩国。今年初第5届农心杯三国擂台赛最后阶段比赛,中国队最后上场的古力在止住了韩国棋手元晟溱的三连胜势头之后,马上输给了加藤。赛后,加藤对古力说了一句话:“何必这么急于表现自己呢?”其实这是一句可以让所有中国棋手都好好想一想的名言。不是说中国棋手与韩国棋手的差距已经只有一张纸了吗,为何老是捅不破,就是心太急了。虽说中国棋手在国际大赛的整体成绩好于日本,但我们在重大决赛中对韩国棋手的成绩却不比日本棋手好,这反映出中国棋手普遍有浮躁之症。

  如果说加藤这辈子在棋上还有一点遗憾,就是他没有夺得过世界冠军。在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林海峰、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中,只有他没有得过世界冠军。

  “革命尚未成功”

  最早为日本围棋敲响警钟的是藤泽秀行,而实实在在为振兴日本围棋出力且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却是加藤正夫。只是如今已经三次从癌症手中逃生,已经年届八旬的藤泽秀行还活着,而刚刚57岁的加藤正夫却走了。

  日本棋院在2002年秋天,推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措施,那就是设立专门的学校围棋普及委员会,进入2003年,这个计划开始正式运行。而担任这个普及委员会委员长的正是时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的加藤正夫。

  日本围棋历来都是以师徒形式传授的,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在现代社会显然已经落后了。

  与此同时,日本棋院还推出了两项具体措施:一是取消段位赛(日本叫大手合),二是将贴目由5目半改为6目半。

  可别小看这两项具体的改革,却搅动了日本围棋的根基。取消段位赛将棋手的段位与成绩完全挂钩,对棋手的惰性来了个当头棒喝,也彻底断了棋手混个九段的念头,大大激发了棋坛的活力。而改革贴目制却是日本棋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现在他们向韩国规则靠拢,同时也是对韩国围棋的第一次尊重。

  当然,日本围棋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他们要赶上韩国还有一段相当的路程要走,但这种改革在加藤正夫手中起步了。2004年4月,加藤正夫临危受命升任日本棋院理事长。遗憾的是当加藤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病魔却夺去了他的生命。这对于日本围棋来说正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对于世界围棋事业来说,日本是不能落后的一个团体,他们的落后将影响整个国际棋坛。因此,可以说加藤没有下完的是一盘大棋,是一盘影响世界棋坛发展的大棋。作者:特约记者谢国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2004年度TOP10


疯狂盔甲


今天你喷了么


王者归来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