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渴望关心珍惜关爱--记残奥会铁饼冠军李春花(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3:42 新民晚报
渴望关心珍惜关爱--记残奥会铁饼冠军李春花(图)
李春花 22岁 脑瘫 F37铁饼冠军

  “花花!”“哎——”银铃般的笑声中走来一个化着淡妆、巧笑倩兮的女孩。“我很喜欢他们叫我‘花花’,亲切,像被家里人宝贝一样。”这份“关爱”,是她曾经最渴盼的,也是她如今最珍惜的。

  比黄连要苦

  出生在海门的李春花4岁时因一场高烧救治不及时落下了小儿麻痹症,右手右脚从此变得细小无力,同年丧父,6岁被母亲遗弃,善良的大伯既当爹又当妈地将她拉扯到初中毕业。为了侄女将来的发展,大伯考虑再三后将春花送回了上海外婆家。

  说到那个家,春花脸上的微笑消失了,委屈一下子涌了上来:“那个家没人关心我!”靠着一份“低保”和给居委会看图书馆的工作,整整2年,春花没离开过所住的小区,她给家人做饭洗衣,外加每月贴补280元家用,换来的却是,睡阳台上用木板搭的临时铺,吃饭从不闻荤腥,最令春花伤心的,是家人都对她不理不睬,连亲妈都对她恶语相向。

  2001年5月,上海市体训中心招收残疾人运动员,经过居委、街道和杨浦残联的一番努力,李春花获得了试训机会。当她带着一套简单的换洗衣物第一次走出那个家后,便暗暗下了决心:为了自己的将来,一定要练出个名堂。

  比蜜糖还甜

  春花刚报到时的可怜样,体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康顺华还记得很清楚:面黄肌瘦,穿着过时的衣服,在一群有父母作陪的脑瘫儿中,怯生生孤身站着。

  康老师从自己家里给春花拿来了衣服,体训中心的领导特许春花周末也吃住在中心,教练和队友们在训练和生活中时刻关心她。渐渐地,春花活泼起来,当康老师亲切地唤她“小丫头”,并认她做“干女儿”时,春花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妈妈!”这是她懂事后第一次叫“妈妈”。

  训练再苦再累,春花总是咬牙坚持。好几次,训练量太大时,春花会头痛难忍,那是她大脑中压迫神经的脑瘤在作怪,但春花没有告诉教练并总是尽可能坚持,直到教练发现情况后制止。春花很知足:“能吃饱穿暖被人当女儿一样疼,训练吃这点苦又算什么!”

  春花最终盛开在爱琴海,当她将铁饼掷出28.20米时,她打破了世界纪录并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一枚被称作“意外收获”的金牌。

  残联奖金下发的当天,春花就给海门的大伯父汇了5000元,并赶到海门为大伯父体面地操办了六十大寿,当地的记者来采访春花,春花说:“大伯当初因为我耽误了婚事,我想在报纸上为他征婚,希望他今后活得幸福。”第二天,海门日报以《残奥冠军为大伯征婚》为题做了大幅报道,大伯父很快找到了合适的老伴。

  比今天更好

  “春花这孩子,虽然命苦,但总是有贵人相助。”大伯父朱建忠提起了两位恩人:从小学五年级起,春花的学杂费先后由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化名为“秦莉”的工作人员和上海地铁学校教师王伟及班上学生资助。“其实春花这‘命’是在祖国强大后、人民生活水平与精神境界提高下变好的。”

  春花比以前重了10多公斤,残疾的手脚灵活了许多,看见陌生人也不会害怕了,多了年轻姑娘的娇羞,连队友的母亲也张罗着要帮她找对象。

  雅典奥运会后不久,春花的教练便接到了她的电话:“教练,为了2008年的残奥会,我想训练了。”今天的李春花,因为自己改变命运而自信,因为自信而美丽,她坚信,会有一个比今天更好的将来。

  本报记者俞剑

  李春花正在为2008年残奥会刻苦训练

  本版摄影周国强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2004年度TOP10


疯狂盔甲


今天你喷了么


王者归来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