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盛装下的落寞--审视上海职业网球运动(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09:26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王彦

  这绝不是一块网球的荒芜土地,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甚了解网球规则的时候,上海已成功举办了6届喜力公开赛和1届大师杯赛,还一连获得了未来3年大师杯赛的举办权。就连ATP执行总裁马克·迈尔斯都说:“中国的职业网球是从上海正式起步的。”然而,就在这座中国最具网球底蕴的城市里,她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却没有丝毫值得标榜,且不论在世界上扬名添彩,纵使夏嘉平时代的笑傲中华也早成为过眼云烟。

  大师杯已经触手可及。与那些轰轰烈烈盛装驾临的赛事相比,上海的职业网球则显得略微落寞。

  市场繁荣难掩职业危机

  800多片网球场,10多个最高奖金额达40万元人民币的大规模业余赛事,维尔胜、海德、王子等国际性专业器材厂商的先后落户,事实不容争辩——上海已成为利润巨大的专业网球消费市场。而ITF、ATP以及WTA巡回赛的纷纷莅临,业已表明上海正一面学习着舶来品中的门道,一面挖掘着业余网球人的钱包。

  但是,如此繁荣的市场,如此频繁的国际性赛事却都不是挽救上海职业网球的灵丹妙药。身为上海最热衷于网球赛事的巴士集团,其总经理王力群在言谈中总略感遗憾,承认“热闹的网球大赛并不能掩饰我们远未成熟的网球职业化道路。”首先,经营性网球场所虽然在数量上有大幅的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最起码的普及要求,而且场地费用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次,奖金额很高的业余赛事中,参赛者基本都是业余球员,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如果参赛往往会导致参与者兴趣的大幅降低,因此赛会总要屈从衣食父母们的要求,封杀那些不符合业余标准的参赛者。

  此外,作为上海运作最成功的案例,喜力公开赛虽然是标准的职业赛事,但为了确保商业上的利益,邀请的多是国际明星,这仅仅完成了赛事一个方面的职业化。除了能为极个别中国球员提供有限的与大腕过招的外卡之外,对于本土球员的技能提高却很难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就连中国网球运动中心管理主任孙晋芳女士都毫不讳言:“上海的专业网球在短期内面对的并不是职业化充满希望的明天,而是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

  职业选手竟为生存折腰

  既是“职业网球”,那就意味着除却运动本身,网球还成为了赖以谋生立命的手段。网球运动员究竟能否从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中用网球获取足以维持生计的生活所需呢?答案是“能”。

  但是这个肯定的答案却是以背离“专业圈”为前提的。上海网球队的专业顾问毛坤鸿曾经算过一笔账:一个被专业队淘汰的三流运动员,连全国比赛都很难打进正选赛的选手,现在的陪练市价是每小时150元。如果按每天陪练两批人,每批两小时计算,他一天的收入就是600元。累积一个月,除却下雨天和休息日,月薪15000元不在话下。而一名全职的专业队选手,经常能闯入全国比赛决赛的选手,目前在俱乐部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但他们每天的训练时间是6小时。一笔连小学生都算得清楚的账,难怪上海网球队的教练齐弘苦笑着反问记者:“换作是你,你会怎么选?”

  这就是上海网球面临的最大冲击。外面的环境好了,对里面的人来说是种诱惑。现在的老教练已经害怕那些在外闯荡的老队员们回队里来看自己,因为“对这批小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师哥师姐们老是开着新买的车拉他们出去吃饭,谁心里会好受?毕竟谁都不比他们差啊。”

  据了解,全上海的专业网球选手总数不超过30名,而且,这个可怜的数字还在面临继续萎缩的局面。“我现在只能天天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名利的关系,让他们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但就算是这样大强度的教育攻势,还是敌不过外面的诱惑,我们一些比较年轻的队员现在基本工资只有700元。700元和15000元,这样的差距太悬殊了。”齐弘教练心痛地说。

  除了对年轻选手有致命的诱惑,社会陪练人员的高收入对教练员队伍的冲击也十分巨大。很多教练员因为忙于陪一些企业老总等打球,经营小圈子,而无法全身心地钻研业务。这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无疑也是非常不利的。如今的上海网球就生存于这样的矛盾环境中,一方面业余培训作为最炙手可热的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就业空间;但另一方面它与职业化却格格不入。由于业余培训最大的缺口就是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短期内不仅不能通过业余培训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后备人才,反而会因业余市场支付的高额教练费,导致大批年轻球员乃至教练员早早从专业队伍中分流,投身“教球大军”。

  儿童抓起提高水平之本

  作为中国网球的领袖城市之一,上海在去年就颇有预见性地提出了“123计划”,即上海网球协会团队会员发展计划、大学网球推广计划和青少年网球推广计划。3个模块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它们将共同构建起网球市场发展行之有效的新系统。其中,尤以青少年的这一板块显得格外重要。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金国祥就很清楚个中利害,他说:“普及是重要的,但关键是在什么人群中普及。只在大学生或成年人中普及对网球市场非常有效,但对专业水平可能未必有用。”毕竟,专业运动员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从大学生或成年人中挑选的。想要提高专业网球水平,关键要在儿童中普及网球训练。只有儿童参加网球训练的人数多了,才有可能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可造之才,然后再经过更为专业(出国或请高水平外籍教练)的训练,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专业选手。

  在上海,每年只有那么几十个少年投身网球运动,经过十年之后,真正能成才的就少得可怜了。而网球发达国家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投入到网球普及训练中,按照他们的兴趣和天赋逐渐就会有冒尖的网球天才出现。所以,要提高专业网球水平,青少年网球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

  悬殊的交手天呈
盛装下的落寞--审视上海职业网球运动(图)


 

评论】【网坛风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2004年度TOP10


疯狂盔甲


今天你喷了么


王者归来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