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莽:一分为二看姚明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1:31 新闻晨报 |
姚明很快就要迎来进入NBA之后的第三个圣诞节了。对于他而言,一切似乎都应了这个时节的特征———忙不迭地拥抱节日的暖意和喜悦,外头则是严寒刺骨,有时还会下雪。就像他一分钟前还在为刚刚获得全明星票选第一而欢欣鼓舞,如傍火堆;一分钟后却会面对火箭队的成绩单而愁眉不展,如入冰窖。 上网看帖子,发现网友们已经自觉地形成两大阵营,嘴仗打得厉害。我对网络语言 的接受能力向来有限,但“姚蜜”和“姚黑”还是看得懂的,无非是代表“保姚派”和“倒姚派”罢了。“保姚派”的存在丝毫不奇怪,不过“倒姚派”的抬头乃至日益壮大就难免令人不解了———第三个赛季才打了四分之一,有些人便开始迫不及待地试图摘掉姚明头上那顶名为“菜鸟”的保护伞。是姚明的进步速度果真缓慢,还是我们对他的要求太高?NBA无疑是一个足以让你原形毕露的地方。常规赛82场比赛,眼花缭乱却又真实无比的数据统计,行家们头头是道的分析和球迷们充满“主见”的评论———如果你只是一头骡子,那么,你绝无可能在NBA的赛场上留下马蹄印。在火箭队迟迟摸不着季后赛大门的恶劣情况下,有关姚明“是骡子是马”的争论以休斯顿为中心逐渐蔓延开来,甚至波及到了他在祖国的球迷。 然而,非此即彼的判断是否一定正确?白色和黑色中间,是否还应该有一块灰色地带?除了“保姚”和“倒姚”,难道就找不到一个秉公而客观的阵营? 休斯顿媒体的确有理由感到失望———当初签下姚明的时候,他们的眼光便已经射向了总冠军。在他们看来,这个身高达到7英尺5英寸的大个子是能够帮助这座城市实现梦想、重塑辉煌的不二人选,为了达成心愿,今年夏天火箭队找来了麦迪,与姚明构成“MM”组合。可迄今为止的事实证明,“MM”只不过像同品牌巧克力豆的广告词———“只融在口,不融在手”一样,嘴上的风暴而已。于是,姚明薄弱的篮板能力以及他那略显“温柔”的气质统统成为媒体攻击的“口实”,因为大多数人都早早地为他设定了某个标准,那便是“大鲨鱼”奥尼尔。 标准定得高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在对姚明保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是不是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奥尼尔常自夸“天生神力”,我也从不怀疑他能够扭断NBA绝大多数球员的胳膊,那么姚明是谁?姚明是一个吃了二十年稻米最近几年才刚刚改吃牛排的东方小子。我知道姚明应该每场比赛多抢四、五个篮板,但我也知道那多出来的四、五个篮板不可能平白无故掉在姚明的头上。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等待更多的牛排在姚明体内发挥作用呢? 全明星票选,姚明又一次超过了奥尼尔,不仅超过了奥尼尔,还压倒了加内特以及科比等所有超级巨星。牛排还来不及发挥作用,但庞大的中国人口基数发挥了作用。任何一个对NBA稍有了解的球迷都明白这是一个不甚合理的结果,因为以综合实力而言,姚明的定位应该在全联盟十名左右而绝不可能高居第一。不过,尽管评选制度存在欠缺,可毕竟也不是胡乱为之———姚明相比奥尼尔是有差距,但以每场18.2分8.7个篮板的数据当选西部首发中锋,却也叫人心服口服。 “倒姚派”还喜欢拿其他事情作文章,比如姚明现在广告拍得多了,架子大了,被老美“同化”了,不“乖”了……我无意为姚明辩解,可我最近听到的一个故事是:姚明给一个手表品牌作代言,广告拍完后自己掏腰包买了30块表,火箭队上下人手一块。这大概不能算是西方人的做派罢。 所以,关于姚明,我的结论是:他或许不如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杰出,但他肯定不像另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差劲。 作者:晨报首席记者许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