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杨振宁欲迎娶28岁女硕士续 翁帆今日赴京会杨振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5:5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综合消息 昨日翁帆仍住在广外校园,对媒体关于婚事的报道不听不看不发表任何意见。今日进京会杨振宁

  昨日,翁帆一直在广外校园租住的房子里,由于房子即将退租,她要整理许多东西,只在中午见了一名好友一面。

  下午1时,记者打通翁帆好友的电话,但在其身旁的翁帆表示不想接听,并通过好友转达,她不听不看任何关于她和杨振宁的报道,也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对于媒体的报道,翁帆觉得不需要做任何回应。只是两天来她拒接电话已经几乎手软,连好友的电话也习惯性地拒接,直到反应过来是熟悉的号码,才赶紧打回。

  翁帆今日将动身飞赴北京,行程她早在媒体报出两人喜讯之前就已确定,在与杨振宁会面后,两人1月将共同回广东筹办婚事。

  离开学校,这对研究生尚未毕业的翁帆的学业会不会有影响?记者昨日致电翁帆导师,他表示,翁帆目前已经研三,所有的功课已经修完,现在只需准备论文,离校对功课没有影响,在写论文期间,按规定她也可以自由离校调研。该导师表示,翁帆平时学习一向成绩不错。翁帆浪漫又传统

  翁帆为何能吸引82岁的杨振宁呢?熟悉的人分析,这是因为她“兼具中西文化特征”。

  浪漫气质:熟悉的人分析,翁帆有一种浪漫的气质,由于她家境优越,上学或是工作时基本衣食无忧,身上没沾染世故气息。

  传统性格:翁帆在语言方面非常有天分,除了英语口语非常流利之外,她的英语诗也写得很好。她拥有不少传统潮州女孩的优点,比如乖巧,善解人意,杨振宁所欣赏的“没有心机”。新加坡教授“做媒”

  翁帆是通过新加坡知名学者潘国驹教授而认识杨振宁的。

  潘国驹告诉新加坡媒体,1995年,他是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组委会主席之一,提议在汕头大学主办首届大会,并邀请四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出席。

  当时,应邀出席当年8月5日至9日盛会的诺贝尔奖得主有杨振宁教授、李政道教授、李远哲教授和丁肇中教授。

  为了让这几名学术界名人行程顺利,潘国驹特地安排几名汕头大学英文系学生接待。负责招待杨振宁夫妇的就是年仅19岁的翁帆。

  杨振宁夫妇离开汕头后,继续与翁帆保持联系。

  潘国驹说,翁帆后来也写了信给他,谈论到前往新加坡留学的可能性。不过,留学之事后来不了了之。“媒人”也觉得惊奇

  潘国驹对翁帆当年的印象是“活泼、聪明、外向”。谈到近10年后翁帆与杨振宁订婚,潘国驹说:“这是华人圈子的一大新闻,我们都觉得惊奇。”

  潘说,他在本月9日收到杨振宁的婚讯电邮,收到电邮的只有20多人。3天后(12、日),他到天津出席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的葬礼时,也碰到杨振宁。他当时和杨振宁寒暄了几句,但没提及后者的婚事。

  杨振宁是潘国驹的导师。1972年至1973年间,潘国驹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博士后的研究时,获杨振宁的指导。那时,两人和现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赵午联合做了一个物理研究课题。潘国驹是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曾为杨振宁出版多本中英文学术和科普书籍,包括《宁拙毋巧》、《杨振宁谈科学发展》等。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兼任教授和天津南开大学的名誉教授。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