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足球改革从失败中艰难起步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20:57 新华网 |
新华网大连12月17日电 足球改革:从失败中艰难起步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 中超深化改革工作小组会议结束了,但是中国足球改革的步伐却刚刚开始。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国足协与部分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得以缓解,不管这双方 是面和还是心和,能够重新坐到一起就是一种进步。中国足球需要改革的共识已经达成,但是要走怎样的改革道路,具体在哪些方面进行什么样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探讨。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人们衷心希望方方面面抛开此前的恩恩怨怨,以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局为重,尽快制订并实施有利于中国足球真正腾飞的改革方案。 (小标题)失败促成足球改革 中国足球的这次改革是在失败中起步的,注定这场改革的过程将是艰难而漫长的。 2004年的中国足球经历了过多的失败,中超联赛丑闻频出,国奥队、国家队相继失利,曾引以为傲的女足告急。北京现代队的罢赛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导火索,而罢赛事件的出现无疑也是中超联赛的失败。 这种在失败、打击背景下产生的改革是没有多少准备的,势必要受到各种不利于改革因素的制约,因而其起步无疑会比较艰难。部分中超俱乐部投资人力主改革,由于其要求与中国足协有比较大的差距,双方一度形成对立局面。这种状态,其实也是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的一种失败。 今年中超联赛中出现的问题,是近几年联赛诸多矛盾积累的一次总爆发,由此推而论之,今年中国足球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样也是数年来诸多矛盾积累的一次总爆发。人们有理由希望对中国足球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弄清造成诸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使中国足球和中国联赛不再遭遇寒流。 由失败而促成的改革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方式治标不治本,最终造成改革的失败。在中国足球改革的进程中,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小标题)改革需要多方合力 中国足协和部分投资人坐到一起,是中国足球开始改革的标志。那么从对峙到统一,是徐明等中超俱乐部投资人投降了?还是中国足协失败了?抑或双方达成了妥协?在这次会议之后,这样的声音都出现了,只不过这一点让人们同样产生一个问号,难道中国足协与投资人就应该是对立的?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足协与投资人之间无疑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并不妨碍双方都有一个更大的共同利益,就是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这也符合与中国足球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利益。中国足球的现状需要改变,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足协、投资人还是中国足球的其他方面,都已有共识,在这样一个共识下面,只要坐下来谈,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 中国足协和投资人之间一度公开化的对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双方沟通存在问题,但这无碍于双方都认为中国足球需要改革的共识。况且,对立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矛盾公开化不但使中国足协的声誉受到打击,也使中超联赛的号召力大降,今年联赛后期上座率的急剧下滑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足球改革不是中国足协自己的事情,更不是投资人自己的事情,需要中国足球的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只有多方形成合力,这种改革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 (小标题)成果需要实践检验 中国足协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立了征求社会对足球改革建议的信箱,还开辟了选帅的球迷论坛,公布了一个球迷热线电话。不管其实际效果如何,这种重视球迷的做法都是一种进步。 归根结底,2004年中国足球的最大失败,是球市的直线下滑。一轮六场中超比赛的观众总人数只相当于十年甲A一场比赛的平均人数。这一数据折射出人们对中超联赛的关注度、认同度急剧下降;不过这还不是最惊心动魄的数字,一位俱乐部的老总曾告诉记者,今年这个俱乐部门票收入最少的一场只有区区700元,还不够印制球票的费用。 中超比赛打跑了球迷,其损失不仅仅是门票收入,赞助、广告、转播费、冠名权等也都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一支没有了球迷的球队无疑将一无所获。球迷是足球之根,是基础,只不过这一点常常被轻视甚至忽略。其实在球迷中间,改革的呼声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不过,这种呼声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 球市的下滑其实是球迷对中超联赛投出的不信任票,中国足球改革的目的之一应该是重新唤回球迷,这需要充分考虑球迷的意见和建议。而改革是否成功,则需要实践的检验,其中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将众多已经离去的球迷重新请回体育场,不再让看台只晒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