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谁给职业球员下了毒?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23:31 新京报 |
近日,辽宁足球运动员刘建生使用毒品行为的确认和纰漏,中国反兴奋剂组织听证会的举行,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某网民的在网上发帖子写道:由“平安六君子”到“金德四少年”,由“曲氏车祸”到“施华命案”……充斥于球星们私生活之中的除了糜烂放纵,实在找不出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词语。职业球员运动员生活不检点,“吃、喝、嫖、赌、抽”报道常见诸于各种媒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运动员使用毒品的现象和处理进行着分析评论。作为体育社会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深层次去思考。 为什么职业运动员中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有人认为“是钱多了烧的”,中国职业球员收入是普通社会阶层130倍。“人生得意须尽欢”,反正“千金散尽还复来”。足协也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球员的薪水太高造成的,于是颁发了“限薪令”,限定球员工资最高不得超过12000元。通过限薪就能达到遏制放纵的行为?值得怀疑。古人说“饥寒起盗心,富贵生淫欲”,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有一定道理,但不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否则,当今世界的首富比尔·盖茨也就最应当是五毒俱全的人了。 有人认为“是当今社会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运动队和运动员身上的必然反映”,“黄、赌、毒三大当今社会最为丑恶的现象,终于在中国职业球员身上有了最为完整的体现”。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论基本原理之一。应当承认,在现阶段的我国社会现实中的确存在丑恶的现象,但并非主流。如果说是社会的丑恶现象使少数球星大腕走向放纵,也应当首先认为是这些人自身的内因素质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不然当今社会先进的、积极向上的主流现实存在怎么能对大多数运动员产生良性影响,而对他们就没有影响呢? 有人认为“是和国外职业运动员学的”,阿根廷的球星隐君子马拉多纳、英超切尔西队吸毒并染上梅毒的穆图,不都是足球运动员吗?的确,在外国有不少职业运动员生活放荡糜烂,但他们最终结果都是走向了毁灭、自残。而外国优秀的职业运动员也大有人在,怎么就偏偏学坏不学好呢? 有人认为“是处罚不严的结果”?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孔子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齐格”。对违规者实行重罚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效果可能是暂时的,不能治本。 况且处罚只是对有违规行为的人才能实行,而只有违规思想无违规行为的人则不能处罚。 到底应当如何分析和认识运动员吸毒现象呢? 我以为,在我国,从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到职业运动员吸毒,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直接原因看是两个方面物质的原因和精神的原因。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追求物质经济方面的利益;而吸毒的运动员所追求的则是满足精神刺激的需求。无论是为金钱服用兴奋剂,还是为精神刺激吸毒,都是一种损害、摧残自身的一种自残行为。这种行为无论对国家、对单位、对自身都是悲剧,都会对社会、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因而是不道德的行为。对这些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管理、教育、任其发展、泛滥,危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 就主观更深层次分析,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或吸毒,根本原因是由于其低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致。有效地预防和杜绝兴奋剂的使用和吸毒问题,必须加强教育环节,提高运动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职业俱乐部和全社会都应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职业运动员吸毒、甚至青少年滥用药物的现象给以高度重视,形成“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综合治理”的理念,完善教育机制,建立教育队伍,才能卓有成效有效地开展工作预防和反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吸毒的工作。 本报特约评论员阎旭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