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申花重走本土化道路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03:09 东方体育日报 |
在连续几个赛季引进外地大牌球员之后,申花此次转入谢晖,难得一见地标上了“上海制造”的标签。可以说,谢晖是一个引子,预示着申花队球员本土化趋势的到来。 一桩买卖,皆大欢喜。回顾谢晖作为球员的一路历程,呈现的是一幅跌宕起伏的曲线态势。成名申花,闪耀德乙,浪迹重庆……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谢晖,再次与自己的老东家申花牵手,也算是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这种圆满,同样适用于申花。通过引入谢晖这 样的上海球员,申花俱乐部也充实了本土球员在球队中的比重。连续几年,申花都是转会市场上的主角,从前年的张玉宁、杨光、陈刚,到上赛季的肖战波、朱慧谦、贾文鹏,在一线队容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外地球员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持续引进外地球员,丰富了申花队的人员结构,一定程度上也明显提升了球队实力。但另一方面,外地球员的持续增多,同时却使本土球员的光芒有消弱的趋势。 自从申思、祁宏、吴承瑛投奔中远之后,缺乏旗帜性的本土球员便一直是申花队的软肋。虽然以于涛、吉祥兄弟为代表的一批“上海制造”球员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距离前辈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申花队如今的主力阵容中,能打得上主力的上海球员不足半数。悉数下来,就只有虞伟亮、卞军、孙吉、孙祥、于涛等球员。在和内外援的对比方面,本土球员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要稍显逊色。申花队夺取2003赛季联赛冠军之后,就有外界指出,申花队的冠军头衔有买来之嫌。意见虽然略带偏颇,但却成了俱乐部方面考虑的问题。 作为申花赛季后敲定的第一桩买卖,谢晖的身上呈现两大特色:首先,作为自由身的谢晖,不需要申花支付任何转会费用,是为经济型转会的范本;其次,作为上海足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队员,谢晖重回申花也带有了些许申花情结的色彩,毫无疑问也将为俱乐部带来相当的人气。在连续两年投入巨资之后,申花俱乐部高层已经决定在今年压减预算。伴随着谢晖加盟申花的成功,一场加大本土队员的培养和发掘力度的行动也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作者:赵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