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我们村里的篮球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02:16 中国体育报

  一

  南裕村在大运高速公路旁,晋祠至清徐段之间。下午两点多,位于山脚下村头的篮球场一片热闹喧天的景象。这个场地被活动者分成三部分,北篮筐下有十来个小伙子在打球,南篮筐下是一群妇女和小娃娃正玩球,中间跳球区,一支20多人的锣鼓队在排练。

  37岁的义团圆显然是打球者中的前辈,他说他从小就喜欢篮球,以前没有地方,只好到邻近村去找。“现在好了,农民休息下来有了娱乐场地,外村跑运输的也开车过来打球。”

  锣鼓队队长任海萍特别自豪:“多少年来没有个场地,现在有了玩的地方。建这个篮球场,我们是姚村镇第一家。”

  这时走来了年轻的村长阎永亮,他说,我们村有624口人,是个小村。大运体育走廊好啊,建篮球场一是因为不愿让娃娃们在外面惹事,二是老年人、妇女们活动没有去处,三是要好好提高素质。村里应该有这么个公共场地。

  阎村长打算,过了年把这个场地周围好好美化了,弄些健身器材,再搞个篮球队。接下来是订制度搞好这个活动中心的管理和卫生。二

  几乎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运高速路两边的村庄差不多都铺就了一块标准的混凝土篮球场。这些篮球场,有的在村文化中心,配有乒乓球活动室和老年人活动室,有的在乡镇政府院里,配有健身路径,还有一种最常见,就是和学校、戏台、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委会等建在一起,大家管这叫共享。

  建一块标准的混凝土地面篮球场,一般得投入两万多元,就是自己出料出工,也得一万五六。国家对每个新建成的篮球场资助五千元和一套篮球架。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资助,在发达地区都不算什么,可大运高速路所经村庄富裕的不多,还有不少比较贫穷的村镇,因此建篮球场遇到困难。

  高速路经过清徐县马峪乡有十多公里长,被征地的7个村这次都建起了篮球场。站在西梁泉村“共享”的篮球场上,可以看见不远处高速路高架桥上有车在跑。同一个乡的东梁泉村,60多岁的老支书庞二毛带头,村干部和老党员捐款集资,村民们拿出自己的车、石子、水泥,出义务工,建起一座漂亮的“共享”篮球场,也成就了一个新的传说。

  马峪乡是全国文化先进乡和全国文明示范乡,乡文化站站长庞丽萍说,从明年开始,乡里将举办由各村组队参加的联赛,赛场轮流放到各村。三

  在清徐县,刚开始有些村镇对建大运体育走廊不太积极,主要是怕上面应承了的不能兑现。县文体局副局长王东伟一趟趟下来,做工作打消顾虑,发申请表,看场地,拍照片……体育部门的诚心和干劲感动了村干部和农民。

  从一个决策文件变成实实在在的篮球场,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全靠各地市各县的群体工作者来做,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大家并不觉得有多累,有国家立项投资,这是大好机遇。

  南峪村所在的太原市晋源区一期建成24个篮球场,还有9个将在二期完成。区文体局罗朝宇局长说,一开会说建体育走廊,我们就坚决要求做起来,而且给一个指标,我们要两个。这是大好事,体育设施得到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而且在这些篮球场中,没准将来出个姚明。

  今年入冬后头一场雪的那天,太原市体育局群体科的王伟押着十五米长的大货车,到新建篮球场的各村镇送篮球架子。送五十多套篮球架用了三天,每天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天黑回家。小王今年刚从部队复员,借调到市体育局群体处工作,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建大运体育走廊。现在,他熟悉了高速路沿线的许多村子,也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他说,我认为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对农村体育最大规模的一次行动。一看到农村干部和农民们这样热情的接待,我就觉得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作者:郭思

  (来源:中国体育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Qustion评测


SWIFT评测


AJ12评测


风一评测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