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1频道> 赛车> 正文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落户中国 掌门人为上海赛车场震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02:03 新闻晨报

  在昨天举行的《MotoGP2005至2011年中国大奖赛承办协议》签约仪式上,MotoGP掌门人卡梅罗·艾斯佩莱塔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媒体面前。和F1掌门人伯尼的惜字如金、总是一副在路上的匆忙样子相比,艾斯佩莱塔显得如此热情奔放,和与人亲近,其西班牙人的性格显露无疑。从台上走下后,他总是置随同人员的催促于不顾,耐心地回答着记者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他的健谈,对于推广这项世界上仅次于F1的车轮上的运动,显然十分有利。

  “今天早上,我刚刚参观了上海国际赛车场。说真的,我必须用‘非常有震撼力’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的感受。我相信,这是中国人民杰出成就中的又一代表。”艾斯佩莱塔眉飞色舞,兴奋地说道。

  早在去年,艾斯佩莱塔就和上赛场心有灵犀了。他告诉记者:“去年10月,我们就派人来到上海,参观了上赛场。虽然那时候的上赛场还在建造之中,但其建设速度和设计蓝图已经深深地打动和吸引了我们。在那次实地勘察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和上海方面的谈判。应该说,一年多的谈判进展得十分顺利,令人愉快。MotoGP中国大奖赛在上海的举行,对于中国和Mo鄄

  toGP这项运动来说,都将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当然,他也毫不掩饰对中国大奖赛背后所代表的巨大市场的看重。“要知道,中国应该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市场,这对于发展

  MotoGP这项运动来说,当然是最为有利的条件了。这也正是我们一签就签了七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我还知道,摩托车运动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现在的预计是,上海站的赛事将得到1.8亿的电视观众关注。”艾斯佩莱塔说道。

  他的看法,得到了中汽联主席石天曙的印证。石天曙说:“我们现在正在整理一本关于中国摩托车运动发展50年的书。实际上,相比汽车运动,摩托车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历史更久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发展了。50年代的全运会上,它就已经成为其中的比赛项目之一。当时的第一次比赛中,共有20多个省市组队参加,500多名车手参赛。”

  但另一方面,艾斯佩莱塔认为,和F1相似的是,MotoGP在中国的落户,也将带来巨大的辐射效应,“在MotoGP开展最早的欧洲国家,每一站都会为举办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虽然上海要到明年才第一次举办该项赛事,但我还是非常看好它的前景”。

  作为继F1中国大奖赛之后,第二项在上海落户的世界顶级赛车运动,MotoGP总免不了被拿来和F1做个比较。对此,艾斯佩莱塔并不忌讳。相反,他笑着坦言:“F1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运动,我们很高兴能成为仅次于它的第二位。而且,我和伯尼有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正是在F1落户中国之后,他向我推荐了上海,我才最终决定签约的。”

  就算如此,艾斯佩莱塔也还是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比如,“和F1的时尚、高品味相比,MotoGP更多的是一种流行的代名词,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加入其中。而且,和F1车手的普遍较为严肃相比,MotoGP的车手们更容易接近,也更容易和车迷们打成一片。比如我这样。”说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再比如,就连“篮球上帝”乔丹都挡不住MotoGP的魅力。这也成为他忍不住要一再提起的话题。艾斯佩莱塔得意地说道:“乔丹很小就是摩托车迷。就在一个多月前,他还出现在了今年MotoGP的最后一站赛事、西班牙的瓦伦西亚。看他全副武装的出现在赛场上,当时人们的那股疯狂劲,甭提了!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就已经是朋友了,有空时还经常在一起打高尔夫球呢。”至于今年8月,乔丹曾经流露购买一支MotoGP车队的念头,何时能够实现,艾斯佩莱塔神秘地笑了笑,没有回答。

  在F1世界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名中国车手,那么,MotoGP进入中国之后,中国车手要用多久才能真正进入这项世界顶级赛事,MotoGP的世界里何时才能有中国车队呢?

  对此,艾斯佩莱塔给出了他的答案———“坦白地说,现在中国车手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直接进入最高级别的能力。但我知道,去年的马来西亚站比赛中,就有两个中国车手参赛了。按照我们和上赛场签定的协议,

  MotoGP将设有外卡,届时中国车手就有望参赛了。我相信,未来的两三年之内,MotoGP中国大奖赛一定会出现中国自己的车手的身影。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有中国自己的车队出现在MotoGP中。”作者:晨报记者陈敏



 

评论】【F1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奇童梦乐
猫和老虎的混血儿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附身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Qustion评测


SWIFT评测


AJ12评测


风一评测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