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十大黑色词汇(2):毒品 街鼠 别拿裁判说事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01:31 新闻晨报 |
毒品———刘建生药检阳性 中超联赛第12轮,辽宁中誉主场1比5输给了大连实德。赛后,反兴奋剂管理办公室提取了当场比赛丢了5个球的辽宁队门将刘建生和另外一名球员的尿样。检测结果刘建生A、B瓶尿样均呈阳性。由于其尿样成分与两种毒品有关,警方介入调查此事。随后刘建生表示遭人陷害,此事目前尚无定论。 《成都日报》:别让毒品毁了足球 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被它毁掉的体坛明星数不胜数。“球王”马拉多纳因吸毒几乎丢了性命;1998年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意大利“车王”潘塔尼则因毒品引起的脑水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此外,还有人们熟悉的“风之子”卡尼吉亚、曾被视为德国队主教练最佳人选的道姆……他们都因吸毒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很难想像,如果这场“白色瘟疫”在中国足坛蔓延,我们本就不多的足球天才将有多少会因此而夭折。 刘建生事件的出现,应该受到中国足球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相关条例,加大对吸毒球员的惩罚力度。别让毒品毁了我们的足球,别让毒品毁了我们的生活! 欠薪———中超冠军是欠薪大户 中超15-16轮之间,由于长达半年未能领到工资,健力宝球员以集体罢训的形式向俱乐部抗议,俱乐部总经理张健赴广州与健力宝高层斡旋。但这个问题直至他们获得中超元年冠军,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冠军球队却是欠薪大户,这在中国足坛委实是一个笑话。同样问题也发生在辽宁队身上,因辽足俱乐部长年经费窘迫,该队队员也已很长时间没领工资了。 《体坛周报》:球员利益谁维护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俱乐部敢于对教练球员工资一拖再拖呢?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健全的保障体制,在于我们没有执行相关法规的铁腕。说白了,就是对教练员运动员利益极端地漠视。在我们的球员受到如此不公正待遇甚至是摧残的时候,我们的足协哪去了?在需要发挥权威,保护弱者权益的时候,足协却选择不吭声。他们手头有一张兰格俱乐部参赛的保证金支票,但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张支票还是空头的!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这就是中国踢球者的现状。 街鼠———裁判成为众矢之的 几乎每一轮中超,裁判都是焦点,或被指骂,或被追打,或被申诉。实际上,裁判问题未必有前几年那么猖獗,倒是俱乐部、球队乃至球迷的心态,“催生”出了不少黑哨。如今在中国足坛,裁判有如过街老鼠,自身难保、狼狈逃窜。 最冤枉的是周伟新,他成了替罪羊。中国足协认为周伟新在北京国安与沈阳金德的比赛中点球判罚存在失误,被停止八场执法比赛资格。此外,陆俊在执法上海德比时,在休息室遭袭;中超第16轮,沈阳金德主场对上海申花的比赛后,金德老板张澎追骂裁判何志彪;李福长在杭州执法之后遭遇车祸,成为本年度最倒霉的裁判。 《华商报》:别老拿裁判说事 中超元年注定不是裁判们的好日子,他们不但忍受着人格的侮辱,还要背上超重的黑锅,这显然有些过分。 裁判是足协的雇员,也就是说,裁判的上场执法其实是足协权力的延伸,是被派去保证比赛公平的。打个比方,足协就像蒙着眼睛拉磨的驴子,而俱乐部是转动的石碾,裁判则是驴子和石碾间的皮套。如果豆子没有被碾好,不去找驴子的心不在焉和石碾的欺软怕硬,而是拆下皮套一个劲地硬扯狠踹,那完全是强盗的逻辑。一些裁判在中国足坛的黑哨、假球里是确实有推波助澜作用,但却不是浊浪汹涌的原动力。 在眼下混乱的职业足球场上,足协、裁判和俱乐部都脱不了制造腐败的干系。足球是一个团体运动,而在被操纵的足球场上是不存在单边的,有的只是串通。在这复杂的三角关系中,有一点是明确的,无钱无势的裁判是最软的柿子。 G7———投资人自行搞“改革” 中超大连实德、北京国安、深圳健力宝、上海国际、辽宁中誉、青岛颐中、四川冠城7家俱乐部的投资人代表徐明、罗宁、张海、王国林、张曙光、孙能文、李丹阳等联合起来,组成G7联盟,后被媒体誉为“改革派”,与中国足协探讨关于中超联赛包括赛事运作、财务状况等一系列问题。 《体坛周报》:徐明之败 按理说,呼吁荡涤中国足坛的污泥浊水,对不可救药的中国足协进行体制改革,这是高度契合广大球迷和公众利益的绝对好事,但为什么得不到大众的支持,被不少媒体冠名为“闹剧”和“动机不纯”,我以为,徐明们至少犯了两个大忌。 第一个大忌:没有赢得广大球迷的支持,没有站在广大球迷的立场上,真正反映大众的根本要求,而是不断强调作为投资方的俱乐部权益受到侵犯。第二个大忌:没有赢得国家体育总局之上的高层明确支持。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徐氏“革命”就这样输下第一阵。但是,这场改革风暴并没有流产。事实上,中国足坛近年来的“地震”频频,但像这次仅在10天内就把谁都奈何不得的中国足协一度逼到绝境,最终明确表态必须要改革和放权,并承认中国足坛严重问题由足协承担主要责任,以及公开联赛财务,这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是不可抹杀的革命性成果。 升降级———足协的无奈回应 10月27日,中国足协下发通知,考虑到中超联赛目前的情况和维护公平竞赛的需要,决定在本年度中超联赛中暂停执行降级规定。其实,这条决定中国足协是应G7要求作出的无奈之举。 《湖南日报》:暂停降级何益? 暂停降级,对奄奄一息的中超来说,至多说是一张狗皮膏药而已,根本起不到药到病除的疗效。用这种无关痛痒的东西,作为拉启改革大幕的开始,未免也有些滑稽。何况,对那些公开与足协叫板的“领头羊”来说,取消降级无疑是笼络其他俱乐部的一份“厚礼”;另一方面,搞不搞降级又不会威胁足协的权威。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改革开始啦”! 博弈双方达成了妥协,但谁也没有想过它对球迷的伤害。没有了竞争,没有了压力,没有了最起码的末位淘汰的危机,竞技比赛也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含义。这样的足球还能有怎样的观赏价值?! 取消降级对中国足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有过前车之鉴。2002年的甲A联赛就取消了降级,情形怎样?可是如今,博弈双方不惜再次拿足球事业的正常发展作为交换的筹码。 作者:晨报记者袁崴实习生郑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