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87%职业人未选择职业咨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09:37 新闻午报

  职业人应强化职业咨询意识

  如何解决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中国员工职业发展现状调查显示,选择“通过资料学习提高”的占44%;选择“自己慢慢解决”的占20%;选择“找朋友、家人出主意”的占17%;选择“找职业咨询机构”的占13%;选择“与领导交流”的占6%。在发达国家职业人职业发展或选择出现困惑时最有可能选择职业咨询,但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中 国,87%的职业人没有选择职业咨询的意向。业内人士强调,职场人要强化职业咨询意识,才能从容应对职场风云变幻。文郭月娟摄王杲松

  职业咨询师需多少

  究竟为什么不做职业咨询?主要是对国内职业咨询服务缺乏认知,特别最近突然冒出来很多洋名词,什么职业测评、职业规划,更有甚者某机构竟然得到批准开设培训什么国内首个“职业规划师”,宣称上海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的职业规划师。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即使以美国目前一名职业咨询师服务3000人的成熟市场需求来推导,上海对职业咨询师的需求也不过千人而已。万名之说,纯粹是误导、炒作。还有就是费用问题,现在的一些商业化职业咨询,每人次收费一般在500至1600元不等,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咨询师和职业规划师都是速成专家,他们在工作经验、阅历、咨询技巧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缺陷。甚至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公司对其进行一番短期的培训之后,只能拿着一些手头资料现炒现卖,开出的“配方”也只能是不痛不痒的概念性套路,对求职者一次性收取高额费用后就放手不管,也正是这样的一些人败坏了整个市场的名声。

  曾有记者亲历了一次数百元的职业咨询,享受了所谓来自“500强”或者大型跨国企业职业规划师,采用所谓先进的卡特尔人格测验、MMPI、PCT测验等来为咨询者“拍片”、“验血”等高科技式“职业体检”:在前后加起来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所做的测试多是推理、逻辑能力、对工作满意情况、性格等方面,便被“敲定了终身”,咨询师明确地告诉他不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建议多学点外语,多参与一些其他方面的培训,而适合往人事方向走,难道人事不是与人打交道?

  职业咨询,专业为先

  职业咨询、职业规划是个复杂过程,需要对咨询者个性、能力、经验甚至工作与生活环境有相当的了解。通过专家与咨询者交朋友,通过长期的辅导与服务才能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动态和反复也是非常正常的,连续咨询和跟踪反馈是十分重要的。但公司拿了钱以后往往一次咨询即告结束,甚至有些所谓的职业咨询师、职业规划师本身要么是兼职打短工,要么都是靠短期所谓“紧缺培训”速成的,这样的职业规划本身就是误导和坑害消费者,这些“捣糨糊”们也许自身是最需要职业规划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认为,“职业咨询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不恰当、不负责任的职业咨询是要不得的,会误人子弟。选咨询师跟选医生是一样的,关键是业绩好不好,有多少案例和数据库。”

  据悉,上海公共职介目前有600名左右职业指导员,他们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相关工作经历5年以上,都经过长期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2003年12月,一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三化五层”职业指导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在19家区级公共职业介绍所上线运行,利用测试软件和心理辅导等现代科学手段,免费为求职者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职业指导。求职者的每一次指导过程都由电子档案管理,甚至同一人接受不同职业指导员的指导过程都予以连续记录,系统分析,做到可查询、可比较、可考核、可分析。目前该系统已为100万人次提供服务,每年帮助20多万求职者找到工作。此外,“上海专业人才招聘网”还开辟了网上职业指导功能,半年内为近千名求职者指点职场迷津。尽管如此,该负责人仍然坦言,上海的职业指导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