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北京奥运人才市场暗潮涌动 体育高管人员严重匮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20:00 中国青年报

  央视已开始为北京奥运会招募50名电视主持人,北京市有关部门预测,北京奥运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超过100万个,而几家国际建材行业已开始委托北京猎头公司招募高级人才——

  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

  上周六是教育部规定,企业可以进驻高校招聘的第一天。在形形色色的企业招聘活动中,中央电视台通过一项全国选拔赛,挑选北京奥运会电视主持人的活动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兴趣。离北京奥运会尚有近4年时间,央视早早即开始挑选主持人的举动是否有点未雨绸缪之意?

  奥运招募吸引应届大学毕业生

  央视此次“2008年北京奥运电视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赛”始自今年2月,随着全国各分赛区比赛的不断展开,10月以后该项活动已进入高潮。“这次比赛将在明年1月产生36名决赛者,三四月间产生最终的3名决胜者,他们将获得与央视签约成为体育主持人的机会,此后的3年将是实践阶段,到2008年,如果条件合格,他们将主持奥运节目。”负责此次大赛组织工作的彭女士如是告诉记者。彭女士同时认为,3年的实践培训对主持人来说并不长,“作为一名新人,要了解电视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要成为合格的主持人,并能主持奥运节目,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由于恰逢新一轮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一些怀揣着求职愿望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把参加此次主持人大赛作为找工作的一条门路。但在彭女士看来,这些学生被录取的机会极小,“我们需要的是爱好体育,并有主持天赋的人。如果是带着求职的心理,这样的参赛者很可能无法真正具有对体育和主持的兴趣,即使是通过了面试、复赛等考核,最后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电视台的认可。”

  但一些大学生对因北京奥运会而产生额外的工作岗位的企盼却是真实存在的。上周六,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进行的央视奥运主持人选拔赛面试活动中,除了有备而来的选手外,更有大量学生在打听,央视是否也开始为奥运会招募采编、技术、广告等工作人员。

  建筑行业已呈现奥运需求

  根据以往奥运会的举办经验,举办地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高端人才和志愿者两部分上,但因奥运会产生的就业岗位却将远远超过这两个群体的人数。比如悉尼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创造了15万个工作岗位,而北京市有关部门预测北京奥运会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超过100万个。

  这对就业压力年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这些就业岗位的出现却不像学生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在北大校园的招聘会上,大学生们已经失望地得知,央视体育中心目前还未有在主持人以外的工作上进行大规模招聘的打算。

  “奥运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阶段性的,广告传播、媒体采编、赛事管理等行业要到临近奥运的1年前才会表现出对人才的需要。而且主要是需要高级人才。”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任海说。

  事实上已有迹象表明,奥运会对人才市场的刺激已经率先从建筑行业开始。

  专门从事人才招募和猎头工作的北京智联招聘公司,刚刚应几家国际建材行业客户的要求推荐了一些在竞标、公关、建筑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这些客户在向智联提出需求时,明确指出了所需人才是为公司的奥运项目部门工作。由于高级人才总体状态的稀缺,智联公司说这些建材企业早有共识,“尽早行动,否则在奥运人才争夺上很可能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

  奥运人才自己培养或“舶来”

  “事实上,奥运会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寻的。现阶段是反映在建筑相关行业上,但随后几年将逐步体现在和比赛相关的人才需求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如是说。金元浦教授所在的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正在承担着国际奥委会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面影响评估项目的研究工作。

  “但我们的高级体育管理人才目前严重匮乏。”金元浦同时强调。

  高级人才缺乏的现象已经逼迫北京市体育局和奥组委不得不提早行动,他们建议首都体育学院与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创办了国内首个体育赛事管理硕士课程班,该班已于20天前开课。由于具有鲜明的为奥运服务色彩,首都体院的这项体育赛事管理硕士课程,计划只在北京奥运会前开办3期。

  但这个计划却有可能发生变化,首都体院校方已经表示,首期学员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否得到认可和好评,将直接导致后续班级是否继续开办。这意味着如果自己培养不力,北京奥运会在赛事管理方面就将使用引入人才这一变通手段。

  这正如任海教授所言,“为满足奥运会的需要,我们的人才除自己培养外,另一种获得的手段就是直接引入。”

  实际上,奥运涉及到的诸多行业,例如建筑、环保、物流等企业更热衷于使用熟手,而非自己培养。智联招聘公司的分析表明,“自己培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太高,因此无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但对于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中国来说,某些行业或领域内的人才是必须自己培养而无法“舶来”的。任海明确表示,“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体育赛事管理等行业的人员很可能是具有各种不同的背景,而不单单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但在安全保卫、体育官员等方面,为奥运服务的人才只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

  专家不认可“奥运后失业潮”

  央视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曾表示,2008年奥运会,央视所需要的主持人可能达到50人,备用的可能将有200人。现在正在火热进行中的奥运主持人全国选拔赛,为众多选手提供了一个加入央视的契机,但在奥运会之后,这群数目不小的人员将何去何从?

  负责此次奥运主持人全国选拔赛组织工作的彭女士称,通过比赛入选的人员奥运会后将继续在央视留用。

  实际上,有此忧患的不仅仅是央视,例如,北京奥组委到2008年时预计的工作人员将达到4000人,这些人员在奥运会后的去留将怎样解决?再比如,因为奥运会而人力膨胀的各类企业,当为奥运会服务的结束,多余的工作人员势必面临裁员威胁。

  任海说,“一部分人员肯定将重新投入社会,需要重新就业。但奥运会的经历将为他们创造非常有力的竞争条件。”

  毫无疑问,奥运会对涉及的人员、企业来说都是一次要求严格而苛刻的考验。因此,不要说各类高级人才了,就是那些持有国际奥委会颁发证书的志愿者,在往后的就业中都将获得某种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金元浦教授提到,“北京奥运会对人才的需求最迫切地反映在高端人才上。这些高级人才往往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他们是不会在社会中滞销的。”事实上,智联公司在为几家国际化的建材公司提供猎头服务时已经感到,“这些高端人才不存在被社会荒废的可能,需要他们的企业很多,这种状况甚至都不受有没有奥运会的影响。”

  4年前,当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澳大利亚的许多企业因为涉足过奥运会,获得了比奥运会前更好的声誉。很多因为奥运会扩编的企业并没有在奥运会后大幅缩减人员,因为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市场。

  对于中国4年后的状况,专家抱有充分的信心,任海说,“我相信,中国的很多企业也会获得类似的经历,他们对奥运会的贡献可以让他们放眼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这样的企业业务增加,面对的市场更大,他们因为奥运会而扩编的人员将不会变得多余。那些不得不分流、转行的人员,他们的奥运经验也必定会给他们的再次求职提供便利。”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SHANGHAI Dunk Party


Air Max Leather


Huarache 2k5


被遗忘的元老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