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足球老人苏永舜言:22年中国足球技术没进步(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9:30 厦门日报

  开篇的话

  2004年是中国足球风雨飘摇的一年,经历了2001年虚假繁荣的国家队被科威特人彻底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中超连周岁酒都还来不及喝就面临着夭折的可能,假球、黑哨、毒品——所有的并发症在今年发作。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中国足球再次站到命运的十字路口的时候,让我们来听听老前辈们的看法吧。

中国足球老人苏永舜言:22年中国足球技术没进步(图)
苏永舜在厦门。 徐世广 摄

  

  在米卢带领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之前,苏永舜所带的那一届国家队无疑是历次冲击中希望最大的一次。当记者在厦门见到出席元老杯足球赛的苏永舜老人时,仍旧能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到那次失败留下的印记。

  伤心往事历历在目

  遥远的大洋洲岛国新西兰深谙中国古代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在西亚友邦沙特的帮助下凭借5个净胜球的优势,获得和中国队加赛一场的资格。1982年1月10日,中国队1比2负于新西兰,在距离世界杯决赛只有一步之遥的情况下痛失良机,而新西兰却带着一脸坏笑去了西班牙。中国足坛的悲情人物———主教练苏永舜痛心疾首,远走加拿大,一晃已是22年。

  苏永舜当时内心中也许认为技术是绝对高于体能的一件法宝,理想是以技术统治亚洲,最终被不入流的新西兰扼杀了。但他的失败,是在中国刚刚开放的时代,代表了那时中国人对世界充满天真、美好幻想心态的彻底崩溃。

  面对28年后再次来厦的苏永舜,记者不愿提及那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70岁的苏永舜老人却早已无所顾忌,“我在国家队的确很失败,当年的经历也是历历在目,但至少我带的队伍还像点样子,老百姓也是喜欢的。”

  元老聚会机会难得

  自从定居加拿大之后,苏永舜几乎每年都会回国走一走。今年的元老杯首次移师厦门,赛事组委会通过广州市足协向苏永舜发去了邀请。

  面对这难得的机会,苏永舜欣然应允。在记者面前,苏永舜甚至开起了玩笑,“这样的聚会,来一次就少一次了。”

  苏永舜向记者介绍,1988年在西安举行的元老杯,他曾经出席过,对当年的聚会很难忘怀。因此,对于第二次出席元老杯,苏永舜格外珍惜。他说:“尽管我每年都会回来,也都能见到很多老朋友,但是像这样全国各省市的足坛元老都能聚到一块儿,机会还是非常难得的。”

  直击国足失望至极

  此番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主场迎战中国香港队,刚巧在元老杯之前进行,苏永舜因此提前在11月15日回到了广州。11月17日,苏永舜来到天河体育场,时隔多年后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国家队的比赛。

  谈到那场比赛,苏永舜的脸上写满了失望,“这么多年没看比赛,本以为他们会有所进步,但是他们的水平实在出乎我的意料。香港队实在不怎么样,中国队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22年过去了,国家队的水平与老百姓的期望值越来越远,实在是不相称。”

  苏永舜说,这场球中国队即便是打进10个球,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应该在乎这场比赛的结果,应该反思的是,前面的几场比赛我们是如何打的?从小组赛开始中国队就没有步入正常的轨迹,才造成今天的最终恶果。应该多想想这些才对,才有益处。

  5比0后,苏永舜实在看不下去了,满腔热情而来的他失望地提前离场。

  场外因素难以理解

  尽管远在加拿大,苏永舜每天上午都保证2个小时的上网时间,除了了解重大的时政新闻之外,他最为关注的就是足球新闻了。对于国内足坛愈演愈烈的场外因素,苏永舜很难理解。

  苏永舜回忆,22年前他在带国家队时,虽然也有场外因素的干扰,但是现在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到这里,他不免想起了1996年在辽宁队的那段短暂执教经历,“我在广东队取得过成功,获得过全运会和甲级联赛的冠军,国家队也带过,很想尝试一下不同的风格,因此选择了辽宁队。但是,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场外因素的干扰,比赛的结局因而受到影响。我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只有选择离开。

  对于国内足坛的赌球风,苏永舜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他认为,什么事情都讲法律,国外也有赌球,但是人家有法律的约束,中国足坛也不能无法无天吧。

  狠抓技术才是根本

  “直到去年,我才在国内的媒体上看到,有人承认我们的技术落后了。实际上,中国足球水平没有进步,忽视了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崇尚技术的苏永舜依旧坚持着他的观点。

  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的出色表演,很令苏永舜感慨,“看看他的体形,在一群欧美人当中,绝对是最差的。但是他的过栏技术却是最完美的,看起来非常舒服。孙海平教练的训练观念和方法,很值得体育界,尤其是足球界来研究。”

  苏永舜举了同香港队这场球的例子,我们有多少次门前机会呀,只要传球的落点好一些,一顶不就进了,还至于拼命抢劫吗?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传球都很不到位。

  苏永舜说,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足球队留学匈牙利,以技术见长的那批人推动了中国足球的大发展。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的技术并没有精益求精。经历了那么多次失败,本来很多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教训没有换来经验。

  本报记者 庞顿(厦门日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史上第一双Blazer


尼克斯特别版


Nike Aloha Dunk


日版577冬季来袭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