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大赛经验为零 执教过分迷信--阿里汉该受什么审判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1:42 足球周报

  记者韩湘子北京述评11月17日晚,国家队悲惨地倒在了天河体育场,其领军人物阿里·汉也因此结束了与中国足球一段长达两年的“孽缘”。与前三任外教不同的是,阿里·汉的失败是建立在一场7:0的辉煌胜利之上的。这让刚刚度过56岁生日的荷兰人耿耿于怀,但无论怎样,中国足球在2004年的最后一个念想——冲击世界杯的愿望也破灭了,老实且平庸的阿里·汉无疑将走上中国足球的审判台,为这次十年来少见的“严重事故”承担他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国际大赛经验为零

  阿里·汉能够成为中国足球在世界杯之后新一届国家队的主教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之所以能够从特鲁西埃、范哈内亨、米歇尔等众多候选大牌教练当中“脱颖而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阿里·汉的“顺从”迎合了当时足协的内部意见,而并非执教能力出类拔萃。

  2002年,中国队第一次品尝到世界杯的青涩后,足协内部就将矛盾转移到主教练米卢身上,认为米卢不听从足协安排,到处进行商业活动,严重妨碍了中国队的备战,才导致在世界杯赛场上无一胜绩、无一进球、无一积分的“三无”境地。而就从那时起,足协选帅的标准不再是对候选人执教能力的量化考核,更多的倾向于寻找一个听话的接班人,而阿里·汉的性格正好是足协所欣赏的类型,对于中国足协在合同条款中的许多苛刻要求,别人不能接受的,阿里·汉全部接受了,正是这样的“好脾气”和不高的身价让足协深感满意。

  2002年12月,阿里·汉正式入主中国国家队,第一次成为一支国字号球队的主教练。在此前的执教生涯中,他曾经先后是七支俱乐部球队的主教练,却没有一次执教国家队的经历,而在每一次执教中几乎都因为失败而中途下课,甚至在拿到与中国足协的合同之前,他已经退居二线,很长时间内担任斯图加特地区队一家俱乐部的体育总监。可以说,执教中国队对阿里·汉来讲完全可以算作一次“镀金”,相反对中国足球来讲双方的合作却是一次可怕的赌博。就在阿里·汉以黑马姿态杀出后,很多德国媒体也对中国足协的选择表示了自己的怀疑。他们认为,在中国队已经实现进入世界杯梦想的“后米卢时代”,选择一个从来没有国字号执教经历的外国人继续执教,从某种意义上看,注定就是一次历史性的倒退。

  果不其然,阿里·汉在随后的执教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国际比赛经验不足的弱点,虽然过去的30多场国际A级赛事,中国队只输掉了两场比赛,但却输掉了亚洲杯和世界杯。尽管他为中国队带来了19场A赛不败的纪录,但这19场比赛中真正富有含金量的并不多,而在与强手的较量中,中国队却少有胜绩,东亚四强赛败给日本、韩国,西班牙拉练0:6惨败给巴塞罗那,这些成色十足的比赛毫不留情地反映了阿里·汉作为主教练并没有给中国队带来进步的事实。如果说阿里·汉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那么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庞大的国脚人数。在阿里·汉的足球哲学当中,球队的核心是不可动摇的,球队一旦缺少了核心将陷入非常可怕的境地,而其他队员都是可以随时更换的。因此,阿里·汉曾经将70余名球员先后召进过国家队的集训名单,而每逢大赛真正能够进入18人名单的就是那几张老面孔。由此可以看出,阿里·汉所谓的选秀是如此的盲目。

  亚洲杯期间,阿里·汉的首发阵容和临场指挥多次遭受非议,特别是揭幕战对巴林队的比赛,在首发阵容出来之后,人们突然发现阿里·汉摒弃了备战期间多次演练的主力阵容,而将周海滨这样缺乏大赛经验的小将安排进首发阵容,同时将肇俊哲从后腰位置右移,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变阵并不理想,险些导致首场比赛失利的恶果。在临场指挥方面,首战对邵佳一的使用同样遭到了某些足球元老的批评,如果说换上邵佳一是明智的话,那么不到半场的时间就换下邵佳一则是十分愚蠢的。总之,很多时候阿里·汉的临场指挥总是给人摸不着头绪的感觉,甚至有的国脚对阿里·汉的换人也是颇有微词:“有时候他的换人让我们搞不清楚他到底是想要进攻还是想加强防守。”

  调解矛盾能力为零

  每届国家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阿里·汉执教期间的国家队内部却频频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上至教练组内部,下至队员之间,暴露了很多积怨已久的矛盾,甚至严重影响到了队伍的正常备战,这也许是历届国家队当中最为不安定的一支队伍,无法想象这样一支始终存在内耗的集体在战时能够拥有多大的战斗力。

  矛盾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主教练的责任,但阿里·汉处理矛盾的能力显然要远远逊色于他的前任米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阿里·汉和德容的“二人组”扮演的正是国足矛盾的制造者。在去年4月份的国家队第二期集训中,曲圣卿和张玉宁相继因为训练态度问题被阿里·汉开除出国家队,而此后的几期集训中,张玉宁的名字便再也没有出现在国家队的名单当中。尽管在大赛之前,媒体反复强调张玉宁对国家队目前锋线的重要性,张玉宁本人也表示愿意摒弃前嫌加盟国足,但固执的阿里·汉始终不肯将这名国家队急需的锋线杀手召入队中,其中的原因就是二人之间的一点私人矛盾。

  另外最明显的例子就集中体现在孙继海和李霄鹏的使用问题上。论实力,两人都应该稳稳地占据主力位置,但孙继海在亚洲杯时就被阿里·汉以“未达到最佳状态”为由列入替补阵容,而亚洲杯之后,李霄鹏也莫名其妙地淡出。明眼人都明白,增加了李霄鹏和孙继海的国足,会有一个怎样的变化,尤其是在对中国香港这样的弱队,有英超经验的孙继海比疲于奔命的魏新更具杀伤力。但是,就因为孙继海和李霄鹏在一些“小节”上对德容“不太尊重”,一个被彻底打入冷宫,一个也淡出主力阵容。更有甚者,李金羽由于在一次训练抢圈被罚下时嘻嘻哈哈,就被德容认为训练不严肃而差点去不了马来西亚。阿里·汉曾经讲过:“只有和球员同样高明的教练,但没有教练会比球员高明。”毕竟,球场上是11名球员在踢球,但阿里·汉和德容的组合却根本没有得到球员的认可。队内的一名老队员就曾经公开对阿里·汉的排兵布阵提出质疑,认为阿里·汉根本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教练,不配作国家队的主教练。相互间的不信任,让国足内部的气氛相当压抑。

  矛盾并不仅仅停留在球员与教练之间,在教练组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在往届国家队中,根本不会存在教练组成员无故退出国家队的事情,但阿里·汉在与中方教练合作的问题上却屡屡遭受非议。从最先离开国家队教练组的高洪波到中港之战前返回申花的吴金贵,在他们眼中,阿里·汉是个不好合作的主教练,他的耳朵里只能听进去德容的建议,而中方教练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当面喝斥助手的“无能”。特别是在一次准备会上,阿里·汉没有通知吴金贵参加,这让冠军教头吴金贵在脸面上有些过不去。在与申花俱乐部取得联系之后,吴金贵便连夜递交辞呈返回申花,虽然二人之间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但阿里·汉在某些事情上的处理方式的确让中方教练不能接受,“高、吴”二人的退出也就不足为奇。加之阿里·汉在执教期间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关系将守门员教练德科、队医史蒂尼安排进国足临时帮忙,且不论他们的业务水平如何,单就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便让教练组中的其他教练深感不满。

  过分固执过分迷信

  在米卢留下“快乐足球”之后,阿里·汉作为继任者留给我们的却是升格化的“运气论”。足球内容中必然会存在运气成分,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实力。不过,在阿里·汉看来,他更愿意在赛前多祈求些运气,并且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强调运气对于足球来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没有人会忘记亚洲杯期间的“碎玻璃”,后来甚至发展到故意去踢碎玻璃的程度。实际上,早在阿里·汉来到中国执教之初,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他指挥每场比赛的时候,上身总是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衬衣,这被阿里·汉看作是吉祥的象征。足球圈内的种种“运气说”其实早已经司空见惯,但阿里·汉似乎有些过火,每每在总结比赛失利的因素时都要归罪于运气不济,并且时常在重大比赛之前用“运气”来给自己有可能的失利做好铺垫,这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阿里·汉心中没底。在亚洲杯即将开打前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阿里·汉首次对所有记者阐述了他的运气论,“足球是个非常古怪的东西,有时候你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这其中需要很多的运气,我希望在整个亚洲杯进行过程中,运气会始终站在中国队一边。”当时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份美好的祝愿,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运气在阿里·汉心中的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既是战前的铺垫也是失败后的托词。

  至于中港之战,所有人都清楚进攻对中国队意味着什么,只有攻进足够多的球才有可能小组出线,阿里·汉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狂攻”的战术设想,但当11月17日的主力阵容出炉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阿里·汉违背了当初自己的意愿,并没有像预料的一样排出一套所谓的进攻阵容,喊了很久的“解放郑智”即使在最后一场生死战中也没能实现,此前训练中表现极佳的于根伟却只能成为替补席上的一员。从442的阵型到11人的首发名单,所有的一切完全照搬亚洲杯期间的模式,没有丝毫改变,谁都知道这并不是中国队的最强阵容,但因为这套打法曾让阿里·汉触摸到了其执教生涯的最高点,所以在如此关键的比赛中,阿里·汉仍然固执地选择了相信幸运,而忽略了实力的作用,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中国足球从某种程度上讲“死”在了阿里·汉所迷信的运气上。

  和所有外籍教练一样,阿里·汉同样是名固执而且自负的教练,对于媒体在技战术方面的批评,阿里·汉曾经两次作出正面回击。印象最深的就是亚洲杯首战被巴林队逼平后,有人对阿里·汉冒险使用小将周海滨和保守使用邵佳一的做法提出质疑,平心而论,那场比赛中阿里·汉对周、邵两人的使用的确存在着问题,但转天阿里·汉便在训练场边以“批评我的都是没有远见的人”回击了来自媒体的声音。作为荷兰人,中国足球在他印象中是落后的代表,他的用人在国内无疑是不可反驳的权威。特别是在对李毅的使用问题上,尽管国内一片反对声,但阿里·汉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对李毅的喜爱,除去郑智、肇俊哲等球队核心之外,李毅是为数不多的次次参加集训的替补球员,而且每每在比赛的下半阶段,阿里·汉都会安排他出场。俗话说“用人不疑”,但阿里·汉对李毅的“眷顾”似乎到了偏执的地步,相比之下,张玉宁、孙继海这些更有实力的球员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史上第一双Blazer


尼克斯特别版


Nike Aloha Dunk


日版577冬季来袭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