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身亡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0:3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张纯如

  11月9日,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成为美国畅销书作家的张纯如(美籍华裔),在美国加州自己的轿车内中弹身亡,有消息推测,年仅36岁的她可能因患抑郁症“自杀”。张纯如女士去世的消息前天传到国内,使南京大屠杀研究学界为之震惊。

  美媒体报道张纯如死于枪伤

  加州克拉拉县警察局9日上午9时接获报案,一名路人开车经过洛斯盖多一个由当地水利局所拥有、未开发的区域时,在17号公路南边一条路上,发现一名亚裔女性死于车内,路人立即报警。经过警方及验尸官调查,确定这名女性就是著名的华裔作家张纯如,死亡原因是枪击。当地警区分局长知道张纯如的作家身份,调查人员也认为,目前所掌握的证据都显示张纯如是自己开枪,一枪击中头部而自杀身亡的。

  张纯如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在伊利诺州长大。她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张纯如写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一书1997年在北美地区出版,读者称赞此书是年度最佳书籍之一。张纯如的其他作品包括《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和《华裔美国人》都获得好评。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已故著名的历史学家安布罗斯也曾说,“张纯如可能是美国最优秀的年轻历史学家,因为她了解必须用有兴趣的方式来传达历史意义”。

  她让世界了解了南京大屠杀

  “听说这件事我真的很震惊,张纯如女士的去世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学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书和她的工作,让欧洲特别是美国人准确地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在世界范围内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前天,江苏省社科院资深学者孙宅巍与记者通话时,语气沉重。

  据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张纯如的父母原籍中国,她本人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她分别在美联社和芝加哥一家报社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全身心投入了写作。1997年年底,张纯如的第二本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英语版)在美国出版,不仅反响强烈,而且很快跻身美国畅销书榜。

  “她的父母是中国人,在她小的时候对她讲了南京大屠杀,但她长大后在美国的图书馆中却找不到可以供大众了解这个事件的书籍,她决定自己来写这样一本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她说过“我写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愤怒的感觉,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在相关的资料里,还可以发现张纯如这样一个观点———忘记南京大屠杀,等于是遭受第二场屠杀。南京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认为,张纯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畅销书已影响了一代年轻美国人。

  她是《拉贝日记》的发现者

  孙宅巍透露,张纯如在学术界另一个重要贡献也相当引人注目———她是发现南京大屠杀研究核心材料之一《拉贝日记》关键人物。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纯如为了写书到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了有关拉贝的一些文献资料,她还打听到拉贝的一位亲外甥女莱因哈特(音)还活着,并与莱因哈特取得了联系,这才知道拉贝有一封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并且,拉贝还有一本关于日军暴行的日记。张纯如女士走了,但她寻找到的《拉贝日记》,现在却成了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学者回忆张纯如在南京时光

  1995年夏天,张纯如通过孙宅巍老师的介绍从美国来到南京,同时也带来了美国保存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材料。据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介绍,她复印回的材料中有《魏特琳日记》的片段,这是国内学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记了许多日记,并且完整地保存在美国。她还带来了1000多页有关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在国内还没有找到过。她的资料中还有一些美国友好人士收集的历史照片,其中不少日军攻打南京、占领南京的照片是以前没有见到的。

  据了解,为了写成《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张纯如1995年7月在南京呆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工作却一点都不耽误。”当时替张纯如收集过资料的王卫星回忆说。“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宫靖)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