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卫生小节 借鉴雅典:你敢席地而坐吗?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09:00 中国体育报 |
无论在亚特兰大,还是悉尼,还是雅典,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等车的记者、排长队的记者,为争分夺秒,一屁股就坐到了地上,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敲稿子。记得在亚特兰大残奥会时,第一次在记者班车站看到一女记者这样,我还感到很新鲜,马上当花絮拍摄下来。但随着以后的“经多见广”,发现席地而坐是国外记者的习惯。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左右习惯,他们这样的习惯显然是由洁净的环境“惯”出来的。 那么,他们到我们这里后还敢不敢席地而坐呢? 不否认,伴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精神文明水准也有较大提升,但我们的“国粹”随地吐痰的陋习并未绝迹,特别是我们的人口多,基数大,就算北京95%的人都能讲文明,没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但1200万人再加上二、三百万的流动人口,5%不讲卫生的人也是70万人左右呢,一人“咳———呸”一下,那地面也是相当可怕的。何况,我们目前还远远达不到95%的人都有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事实证明,七十年前就被鲁迅先生予以讨伐的这一陋习,要想根除有多难。最典型的是去年非典时期,因为痰液是传播SARS病毒的媒介之一,在那个谈“SARS”色变的特殊时期,随地吐痰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也就一、两个月时间,当非典宣布解除不久,故态复萌,街头开始又见痰迹斑斑。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人的又一劣根性,可怕的是它又与“国粹”之一共生在一起。 在雅典时,我曾指着几个席地而坐的外国记者,问同伴:你说到北京奥运会时,他们还敢这样坐吗?起初,他没明白我的意思,当搞清后他道:4年后不敢说,但就凭市民现在的文明程度,知情的老外不会愿意用裤子当抹布。我又问他:那你说老外敢随便往树上、站牌上、电线杆上靠吗?他仍不解其意。我再解释:难道你不见有的人爱把鼻垢、鼻涕、口香糖顺手抹到上面吗?他连连点头。紧接着,他又反问我:老外愿意住我们的家庭旅馆吗?这回轮到我不解。他说:你要经常串门的话,就能看到许多家都是屋里屋外两个世界,里面干干净净,楼道、楼梯和楼门外却脏乱不堪,让人掩鼻。他一说完,我又问道:那你说当老外在公共汽车和地铁上,碰到有的人打喷嚏不知用手或卫生纸捂住,而是自由发挥,任细菌随意喷散时,会怎样表情——— “4年后不敢说”,但为了让4年后敢说北京的街头也能席地而坐,我们从现在起就应像去年非典时期一样,全力整治随地吐痰等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丑陋行为,并且把成果巩固住。而不能仍像以往那样一阵风,“水过地皮湿,干后现原形”。或者是,快到2008时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治理,这样既过于功利化,又易为今后留下后遗症,使爱国卫生真的成了一项周期性运动,需要时,抓一下,过后又没人管了。而说到根上,我们应澄清一个误区:北京奥运会确实需要向不卫生、不文明的恶习宣战,但消除不良卫生习惯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更长远看,是提升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如果说,通过北京奥运会,真的使一些陋习得到了消除或部分消除,那也是举办北京奥运的另一项收获。 作者:史明 (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