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办奥运会相当于做长线?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11:37 中国青年报 |
西班牙《时代》周刊最近发表了题为《奥运会是做生意吗?》的文章。文章指出,尽管一届奥运会留下的赤字无法抹平的危险增大了,但从总体上说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在经济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它使像雅典这样被遗忘的都市和盐湖城这样的小城跃上了“全球化了”的世界地图,同样也会让北京以及马德里成为时尚,如果马德里能获得20 12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话。账单显示赤字风险加大 尽管人们试图让经济在奥运会上“退居二线”,但经济仍是奥运会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奥运会就是一桩大买卖,会给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实际上,奥运会的经济账并不是一张简单的账单。有时候,举办奥运会并不是一桩好买卖,奥运会留下的赤字无法抹平的危险增大了。但是,对于希望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来说,奥运会对其经济的影响还是积极的,举办奥运会的许多好处在其闭幕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从最近几届奥运会最后的账单反映出:举办奥运会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其花费越来越高。就奥运会本身而言,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入不敷出,分别背上了6.87亿美元和1200万美元的赤字;有利的经济大环境加上“美国化”的组织运作,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盈余分别达到3.35亿美元和5.56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济收益不高,仅为300万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不赔不赚,收益为零。 既然收益不大,为什么每隔4年都会有许多国家和城市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办奥运会呢?答案很明显,因为奥运会对主办国和城市的经济影响是积极的。 办奥运是“放长线钓大鱼” 举办像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意味着一种漫长而昂贵的承诺。奥运会的影响体现在4个阶段:首先是申办准备期并指定申办城市,然后是申办成功后为期约7年的运动会准备期,接下来是非常短的16天奥运会比赛期,最后是非常长的“后奥运会”效应期。它有时候甚至超过4年,一直持续到下届比赛。 奥运会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投资,在举办之前就已经是一桩极好的“生意”,这主要体现在建筑业和旅游业两个方面。希腊政府对奥运会的场馆和相关设施的直接投资超过60亿欧元,同时欧盟还为希腊的某些通信和基础设施工程提供了20亿欧元资金,其中包括7.7亿欧元用于建造连接希腊两大地区全长3公里的跨科林托海峡大桥。这项工程原本与奥运会毫无关系,但希腊政府却利用奥运会的投资完成了这一工程。实际上,举办奥运会是完善政策、新建或改善基础设施的大好契机。 交通运输曾是雅典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奥运会的到来,该市建了一个新机场和一条城市轻轨铁路,同时修建了新的交通枢纽、地下隧道,还修缮了主要街道。奥运会帮助这个古老的城市解决了交通这个“历史”问题。 包括威士国际组织、可口可乐、麦当劳和柯达公司等重要的国际奥委会赞助商在内的国内外赞助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奥运会带来的一个难以计算的巨大的间接好处。它们首先要支出巨额费用才能确保在“第一线”参与奥运会,因此会给举办地带来巨额广告收入。此外,它们通常还会利用奥运会之机开展公关活动,邀请大量客户观看奥运会,从而刺激了举办城市的旅馆业、餐饮业和商业等。 雅典奥运会使当地旅馆业得到了发展,希腊政府原先一些限制旅馆业发展的政策被取消,奥运会期间新增4星及5星级酒店床位5000多张,其他酒店也得到了改善和维护。 申办成功的城市在奥运会准备期期间,也会得到大量经济收益,主要来自赞助商和频繁到访的新闻媒体,同时新的基础设施也会在这期间建设完成。据普华会计事务所统计,奥运会在1991年至1997年间为亚特兰大带来了51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创造了7.7万个工作机会;1987年至1992年期间,为巴塞罗那创造了29.6万个就业机会。 悉尼对奥运会的经济运作无疑是最出色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分析显示,1994年至2006年,奥运会周期共将给悉尼带来65亿澳大利亚元的收益,刺激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8%。 无论在奥运会之前、期间还是之后,旅游业都是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奥运会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赞助商及其嘉宾、运动员和记者。据统计,1997年至2004年间,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数因奥运会效应增加150万人,带来约61亿美元的收入。主办城市也会因奥运会而知名度大增。巴塞罗那就从一个旅游业方面鲜为人知的城市,一跃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