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养出3名奥运冠军 伟伦体校今日升为学院(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09:08 金羊网-新快报 | ||
成为全国省会城市批准成立的首所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新快报讯(记者 刘勇) 从今天起,曾培养出奥运会冠军杨维、张洁雯和杨景辉的广州市伟伦体校正式改名为“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上午,该校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伟伦体校是全国省会城市批准成立的第一所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也意味着该校完成了由中专学校向高等教育专科学校的转制。为此,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特别向该校发贺信表示祝贺。 黄华华省长在贺信中表示:多年来,你们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在今年雅典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杨景辉、羽毛球运动员杨维、张洁雯勇夺金牌,为国争光,我为他们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把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体育职业学院。 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广州市伟伦运动学校。从1973年至今,该校遵行“学训并重,体教结合”的方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诞生了众多体育明星,如奥运会冠军杨景辉、张洁雯、杨维等。目前,该校还是国家游泳队、击剑队、举重队的训练基地。 在多年的发展中,该校意识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和学历程度已经很难与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的要求相适应。2002年,该校开始启动申报“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各项准备工作,2003年,该校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进度,2004年3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伟伦体校升格为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胡树森表示,自今年3月以来,经过8个月的紧张筹备,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学的各项工作已经就绪。首批新生已经入学,学院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我们要实施和实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规范的大专学历教育,不但要解决好广州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后顾之忧,还要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突出的体育专长,良好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经营等行业领域的复合型的应用人才。”胡树森透露该校升格为学院后将实践“学校化”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力求走出由小学到大专院校的“一条龙”教育体系。 胡树森:几代人的理想终于实现 新快报记者 刘勇 伟伦体校校长胡树森算是个“明星校长”:三年前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议案,希望广州能申办2010年亚运会。现在,广州已成功取得2010年亚运会的主办权,胡树森也被很多媒体誉为“提出申亚第一人”。对于这样的称呼,爽朗的老胡一个劲地笑着表示:“叫不得,叫不得,(广州申亚)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而且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很重视这事,我只不过是提了个议案而已。” 现在,伟伦体校升格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人们对老胡的称呼也由以前的“胡校长”改为了“胡院长”。“我的名字还是叫‘胡树森’啊。”对于称呼的改变,老胡的回答非常幽默,但说起正经事他一点也不含糊。“其实,伟伦体校升格为学院是广州市几代体育工作者、运动员、教练员的理想。现在学院马上就要挂牌,理想真正变成了现实,可喜可贺。” 在运动队浸淫了30多年的胡树森说起伟伦体校升格感触很深。他认为,伟伦升格既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挑战对于我国运动员的培养以及其运动员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必要。 “我们的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是个事实,他们退役后或者从运动队调整下来,一般的学历都是中专,这样的学历程度对他们寻找出路、工作很难。现在,伟伦升格为学院,不是在文凭上从原来的‘中专’升格为‘大专’那样简单。” “学院将实践‘学校化’的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模式和机制,让从小参加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在增进体育技能的同时能学好文化知识。使他们具有突出的体育专长,良好的文化素质还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胡树森表示,伟伦升格后将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不断补充师资力量,向全国公开招聘高水平的教师,在学院各个学科都要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百年树人,要想办好教育,师资力量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学院才能走得更加踏实,发展才能更快。” 王运泉 (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集竞技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于一体,学校遵循“学训并重、体教结合”的办学方针。对体育人才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全面的培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未来的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二是体育人才的教育。第一点是重点,是学院的生存基本,第二点是为了确保第一点,要紧紧围绕、支持和促进第一点发展的。 吴汉雄 (雅典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银牌得主、个人第七) 很高兴,伟伦体校升格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伟伦体校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忘不了教练员的悉心栽培,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未来的日子,我和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同学们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勤奋学习,争取在未来的亚运会、奥运会夺取优异成绩,为广州争光,为中国争光。 链接 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完善 学院现有教学大楼、图书馆、训练场馆、综合饭堂、运动员学生公寓12幢,并设有科研、医务大楼等配套设施。各训练场馆、场地器材均为当前国内最高质量规格。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心肺功能测试系统、YST-1500血乳酸仪、电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多功能室,全校已建成INRER互联网等,这些仪器设备与互联网设施的充分利用,能全方位保证学院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专业设置实用、独具特色 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附设普通中小学教育。其中高职教育开设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人体科学四个专业,主要是培养既有体育专长又有文化素质和现代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同时为省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共开设了田径、游泳、跳水、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体操、击剑、射箭、蹦床、技巧、武术等18个竞技运动项目,其中6个为国家重点项目;其余为广东省重点项目。学院是国家游泳队和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基地,每年国家和省体操、举重、跳水、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羽毛球等项目经常在学院举办集训。学院每年接待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体育培训和交流,是广州市对外体育交流的窗口。 师资力量雄厚、硕果累累 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165名专任教师、教练、科研人员,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59人,占35.8%,中级技术职务88人,占53.3%。 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如雅典奥运会冠军杨景辉、杨维、张洁雯,世界冠军关渭贞、林燕芬、吴迪西、江剑芬、余锦豪、林志刚、刘秀华、邓伶、董兆致、吴汉雄等世界体育明星。为国家、省输送1000多名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副业的发展作了应有的贡献。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先后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教育厅命名为“文明校园”,是广州市级先进单位。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将紧紧围绕教学和训练两个中心环节,积极探索适应广州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需要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努力创办具有广州特色的全国一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日京/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