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过于依赖政府 大玩旁门左道--中国俱乐部难辞其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1:59 北京娱乐信报

  当俱乐部老总们慷慨陈辞中国足球弊端的时候,其实,他们自己也应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习惯按市场规律办事,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总是习惯用旁门左道达到目的……直到今天,他们才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在泥塘里越陷越深。

  过于依赖政府支持

  由于职业联赛刚开始,搞俱乐部的企业寻求当地政府支持成了大家惊人一致的行动,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得到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老板们才有了搞足球最原始的冲动。政府的支持当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货真价实的好处,比如减免税、对球队的奖励等。个别企业甚至利用足球俱乐部的减免税政策来洗钱。

  几年前,不少城市的市长因此成了足球市长。因为政府对足球俱乐部的强力支持,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足球中来,所以在当时,足球热成了中国一道奇特的景观。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是,在经济最发达的广东地区一度拥有过四支甲A球队和两支甲B球队。但如此壮观的景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广东当时的6家甲级俱乐部现在只剩下一个深圳健力宝在苦苦支撑,而现在正向他们历史上的首个联赛冠军发起最有力冲刺的时候,健力宝集团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决定,那就是将俱乐部转让。

  广东职业俱乐部的先后消失,起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意识到想再从政府那里获得优惠政策的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继续搞俱乐部将血本无归,所以很快他们就做出了清仓大甩卖的举动。广东政府部门对待搞足球俱乐部企业态度上的转变很坚决,因为他们意识到,如果继续给那些优惠政策,那么对别的企业就很不公平。但是内地的大多数地方的政府显然要滞后几年。所以近年来,和广东一样,当政府足球的华丽外壳不再存在的时候,所谓的职业足球联赛只能面临休克状了。

  不可否认,在职业联赛的最初阶段,政府的一定支持是需要的,但一味指望政府的支持很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

过于依赖政府大玩旁门左道--中国俱乐部难辞其咎
  谁还记得当年曾风光一时的广州太阳神队?在最市场化的广东,足球反而不能生存。Photocome/供图

  旁门左道操控比赛

  给裁判钱,用以左右比赛的结果,这已经没有秘密可言,能够称得上秘密的也就是证据而已。有俱乐部的领导甚至表示,没有哪家俱乐部不给裁判送钱,而有意思的是,俱乐部一边给裁判送钱,一边又在说裁判是黑哨,典型的闹剧。去年中国足协称,在近几年全国足球联赛中,有的俱乐部采用不同方式和手段给裁判员送钱,以牟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决定对相关送钱责任人处罚的同时,对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浙江绿城俱乐部给予罚款80万元人民币的处罚,对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给予50万元人民币的处罚,对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给予30万元人民币的处罚。而就算是这样,谁敢拍着胸脯说,现在给裁判送钱的事情已经没有了。

  此外,事先商定比赛结果也成了俱乐部交易的重要手段,实德系和健力宝系的形成,使得默契球更为普遍,这样使得比赛结果习惯性被操纵。

  肆意哄抬球员身价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俱乐部之间的恶性竞争一开始就在一个无序状况下进行,俱乐部不惜用重金挖其他俱乐部的球员,这样使得球员的身价节节攀升,很快就高得离谱,现在国内球员最高身价已经以千万元来计算。本报去年曾为此做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后发现,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收入与工薪阶层收入相差130倍,这样的差距创造了世界之最。不久前,一位球员还在私底下跟记者炫耀当年转会时拿数十万签字费的光辉岁月。

  事实上,一些俱乐部管理人员、教练从球员经纪人那里收黑钱同样直接导致了球员的身价飙升。经纪人将外援弄到中国来试训一度成为昆明海埂的一大风景,但是很奇怪的是,尽管外援身价越来越高,但经纪人的抱怨越来越多,很多人抱怨足球经纪人没法做了,刚开始记者想问其中原因,经纪人通常不愿意说,但后来也许实在忍无可忍,终于道出是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教练从转会中要得太多。有个例子比较典型:有一年冬训,几位经纪人给一家俱乐部送去10来个外援去试训,结果表现最差的外援留下了,因为差外援的经纪人给的回扣多。而差外援以后更有理由更换,这样又多了赚钱的机会。俱乐部的不少钱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流失的。这样一来,俱乐部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刻意抹杀球员个性

  记者几年前采访一个已经做上父亲的球员,问他一周有多长时间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他的回答让我吃惊,他说只有周一的时候回家呆上半天,而他居然说已经习惯了。现在各俱乐部虽然对老队员已经越来越宽容,但俱乐部习惯性做球员父母的姿态似乎并没有改变,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集训制。

  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集训制将使得球员对足球产生厌恶感,因为作为球员需要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生活。但是俱乐部似乎有他们的道理,那就是球员的自律性太差,他们很难管得住自己,这也就成了像父母一样管球员的理由。

  事实上,球员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教练的严加管教下成长,以至于很难有自己的个性。记者曾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中超梯队的球员在训练的时候见到一位很多年没见过的小学女同学,他与这位女同学聊了一会,结果当天晚上,教练组织所有球员对他进行了批评。几天之后,这位球员又因为看爱情小说,被教练当场将书撕了,教练教育他说:“你有时间还不多琢磨一点足球,看这种破书干什么。”在这种环境下,指望球员能有什么创造力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更多只是靠身体拼抢的球员在球场上乱跑。

  如果搞走训制,肯定将有些球员会因为不自律而被淘汰,但从长远来看,让球员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必须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让球员健康成长,这样球队才有活力。

  球员成长环境畸形

  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说:“如果球队成绩不好,那是教练的问题,因为他没教好;如果教练没能力,那是领导的错,因为他们没选好教练。”言外之意,就算球员有错,也不应该由球员来承担责任。

  回到足球上,我们很容易发现,球员们基本上都是在畸形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亲历了太多的黑暗,所以他们很容易在走上职业足球道路时,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对金钱的贪婪。

  比如,前健力宝青年队球员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争夺的牺牲品,很多人都认为,如果6年前他们能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他们在巴西学到的对足球的理解将影响很多足球从业人员,但是各俱乐部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瓜分了前健力宝青年队。而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球队被瓜分的那些球员对于利益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

  往更远一点说,事实上,球员们成长从来就是金钱铺就的路。在职业联赛最红火的时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北京搞起了300多家业余俱乐部,因为太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球星。可目前真正能正常运行的俱乐部只剩下十几家了,因为家长们很快就发现,就算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光是让孩子在球场上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得给教练送钱才有机会走上职业球员之路。记者亲眼见到一家俱乐部梯队的教练给一名小球员的家长打电话,让他帮买几张火车票,很显然火车票的钱是不会给家长的,要不他完全可以让俱乐部买票。而不可思议的是,当时这名小球员还没到球队报到。发生的这一切,小球员心理都非常清楚,而一旦他成为职业球员,指望他有什么更高的境界,对他也要求太高了。所以俱乐部只能用高额奖金来刺激球员赢得关键性比赛。所以说要想提高球员的素质,首先必须让球员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由于以上原因,俱乐部的形象在公众当中自然很差,在经营上自然难以开展。在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自门票和电视转播,而我们的俱乐部只能利用冠名来获得一定的收益,球场看台经常需要用赠票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老板叫苦不迭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信报记者邓宏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马拉松网友精彩集锦
石景山区招聘新队员
组建属于你们的团队
免费主页空间送给你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免费申请最酷球队主页
NIKE十月新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