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参赛锻炼实力 以赛带练孙英杰欲仿效刘翔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8:57 中国体育报 |
继两周前在印度加冕女子半程马拉松桂冠后,孙英杰又轻松卫冕本届北京马拉松赛女子组冠军。在雅典奥运会结束不到50天的时间里,孙英杰连续参加了四次国内外的重要赛事,如此高的比赛密度,与习惯于赛场连续作战的奥运会冠军刘翔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在四次比赛6次出场的她夺得6个冠军,这让我们看到了孙英杰出色的比赛控制能力。 奥运会后的连续作战让孙英杰的身心相当疲惫,右小腿内侧的伤病并未痊愈,赛前 两天刚从多巴高原回到北京,一系列比赛后的疲态让外界、教练及其本人对此次卫冕前景并不乐观。比赛中,大批业余选手率先起跑让她前半程难以提速,“最后30公里时,小腿就已经开始隐隐作痛”,然而孙英杰克服了这些困难,没给赛前呼声很高的日本选手任何机会,毫无悬念地卫冕成功,孙英杰的连续作战能力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在目前国内的田径选手中,奥运会冠军刘翔是最为典型的比赛型选手。鉴于孙英杰最近的表现,记者就此采访了孙英杰的教练王德显,“在参赛频率上,孙英杰今后是否会向刘翔的方向发展”。王德显表示,以赛带练,赛练结合是为大赛积累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中长跑与短距离项目不同,由于中长跑的调整恢复期较长,所以大赛前不可能参加高强度的比赛,相反在大赛结束以后,会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手段,为新的大赛周期积淀经验和实力。” 作者:葛会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