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NBA中国赛MADE IN NBA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7:15 三秦都市报

  NBA中国赛终于在球迷的尖叫中撩开了面纱,虽然开始对中国球迷尤其是上海球迷来说有点沉闷,但8886的结果却绝对完美,而其过程的千折百回也十分符合中国球迷的欣赏心理。当然,其中诸如全NBA式的拉拉队之类制造的娱乐元素也让现场球迷大饱眼福……NBA中国赛,绝对的“NBA制造”。

  比赛 NBA式的千折百回

  国王队在比赛开始阶段的顺风顺水的确让很多球迷惊讶,难道火箭真的如此不堪一击?但别着急,一切都只是个开始。而就在我们“暗骂”国王如此“不留情面”的时候,火箭来了精神,并在第二节比赛结束时将比分反超。此后,一切都是NBA赛场上常见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个人秀”、超远距离的压哨球……场上形势也是NBA式的千折百回:落后、反超、再落后、再反超……而悬念通常是在最后的时刻才会解开:最后0.6秒的明争暗斗更是典型的NBA式的斗智斗勇。有了这些,球迷不为NBA制造的NBA中国赛尖叫才怪。

  中国德比 NBA式的噱头

  NBA从来都需要噱头,就像此前的“巴克利之吻”;NBA比赛也从来都需要“焦点”,就像之前的“姚鲨大战”。第一个NBA中国赛也不例外。NBA的组织者们,在中国赛赛前迅速地把另外一个上海的队员刘炜弄到了国王队,巧妙地在这个已经有着无数卖点的比赛里又增加了上海队员德比的卖点。虽然球迷期望的“中国德比”从比赛本身来看平淡如水,但就整个赛事来说,它无疑让我们不能不对NBA制造“噱头”的“本能”叹为观止。好在刘炜还是有所表现,虽然其在场上仍然稍显力有不逮,难用“惊艳”形容,但总算是中规中矩。

  娱乐秀 NBA式的娱乐元素

  篮球宝贝场边热舞、吉祥物现场斗“秀”……美国人不但从美国空运来了NBA赛场地板,还有来自美国的DJ,他们甚至运来了整队拉拉女郎。于是,我们听到了只有在NBA赛场里才能听到的music、看到了只有在NBA赛场里才能看到的劲爆热舞……NBA气息太浓了,应该说,这里的一切都很NBA!

  别只看热闹

  美国人用一张非保障性的合同就制造了一场“中国德比”的噱头,于是,上海的夜空充满了NBA式的尖叫。只是,火箭和国王不是白来的,他们是来赚钱的——但赚钱怎么了?人家是在用一种品牌和这种品牌的标准赚钱。毫无疑问,第一次的“NBA中国赛”已经给NBA版图扩张计划揭开了新的篇章。

  “NBA中国赛”从头至尾都充斥着NBA的味道:赛场的木地板全由美国空运而来,场馆内的灯光、音响乃至运动员淋浴室的装备也都由美国引进……美国人显得很夸张,但其却恰恰是在一些“噱头”和“夸张”中制造了一种非常商业化的味道,同时也树立起了NBA作为一种“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

  同样因为这个理由,我们也就不会因为“中国赛”只是一场“走穴”式的季前赛就怀疑“中国赛”的质量。他们虽然给比赛加注了不少商业元素,但一切都恰到好处。而中国球迷对“中国赛”的热情,使我想起了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名词——“送戏下乡”。但即使是“送戏下乡”,美国人仍竭尽所能保持NBA的原汁原味,正是为了维系NBA的标准和品牌。中国联赛屡屡高喊向NBA学习,然而,除了名字类似,形式雷同之外,其它方面却是走了样。

  NBA到中国来了一回,一般的球迷们看看热闹也就算了,可有关方面还真的得静下心来,从中借鉴一点东西。因为野心勃勃的斯特恩已经发表宣言:要在2008年之前把NBA常规赛的战火烧到中国。的确,在全球化的今天,日渐庞大的中国篮球市场不被CBA占领,便会被NBA占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