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将赌掉中国足球未来 票房80元简直闻所未闻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5:51 时代商报 |
赌球,对中国足球和联赛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北京国安老总杨祖武痛心疾首地称,赌球将赌“废”中国足球!“每年俱乐部花那么多钱投资球队,换来的却是无人关注的中超局面。反倒是被开盘的那些赌博公司把以亿计的钱给赚走了,这简直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这样下去,中国足球早晚要崩盘,大家也都得砸掉饭碗。” 杨祖武的“崩盘”之说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赌球的“副作用”早已在中国足球界 的各个范围内出现:球市的大滑坡、俱乐部收入的锐减、赞助企业的纷纷撤退……可以预见,如果不能迅速将这些“副作用”控制住的话,那中国足球不“崩盘”才怪呢!凄凉球市球迷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当职业联赛进入到第11个年头时,作为联赛“生命线”的球市,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据悉,截至中超第11轮,共计64场比赛的观众总人数只有81.15万人,平均每场观众仅1.27万人,这是1994年职业联赛开展以来观众上座率的最低水平。负责中超联赛策划和组织的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承认,自己对这样的球市感到失望。和1994年职业甲A联赛开幕时各个赛场观众爆棚的热烈景象相比,中超联赛诞生的环境完全可以用冷清来形容。 除了冷清以外,中超还制造了这么一组更为“耻辱”的记录:成都赛区竟然出现了冠城队一场比赛只售出8张门票,票房收入只有80元的奇闻;第14轮沈阳金德与北京国安的比赛中,到场的观众仅有一千多人——这也可能是职业化开始后,联赛中单场观众人数的最低纪录;另外,中超第六轮六场比赛的观众总人数只有2.85万人,平均每场观众不到5000人,同样是历史最低。 一位球迷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你看看现在的联赛,有几场比赛是干净的?我们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球迷其实就是消费者,我们花钱看球,就是一种消费,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享受,当我们发现自己所买的商品名不符实,甚至是假冒商品的话,当然有权利拒买。假如中国联赛继续这么下去,不仅我永远不去看球,我也不会组织我的会员去体育场。” 赌球的“恶果”已经让所有“足球人”在球市“领教”个够。再这么下去,体育场的看台只能继续冷清下去,俱乐部的门票收入持续下滑,甚至会少到连80元都不到。惨重教训没人敢买广东球员 南粤足球当年在国内风骚一时。然而时至今日,只剩下“雇佣军”深圳平安队在支撑着仅剩的一点尊严。广东足球帝国的急剧衰败原因多得很——有些队员参与赌球便是很重要的一个。同时,这也导致了很多球队根本不敢买广东籍球员,担心有害群之马带坏自己队里的其他球员。 几年前,太阳神队公开处理几名参赌队员时,其实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当时处理的几名球员几乎占据了该队的大半个主力阵容。而在当时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某教练也和球员一起参与了赌球,其实在广东地区不少教练也酷爱此道,是赌球高手。在一部分人通过赌球富起来的同时,广东足球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广东有实力的企业不少,但没有几家愿意投资足球,而参与进去的企业也纷纷逃离足球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正是在于企业根本无法控制队员赌球。企业不愿意出钱,使得广东队员的收入也与其他地区球员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而这更是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俱乐部不发钱,队员就拿赌球补差距,球队成绩不断滑坡,企业的投入逐步减少。 广东球员在圈内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差,很多俱乐部在引进球员时根本就不考虑广东籍球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怕这批队员来了之后,把原来的队员带坏。一位俱乐部老总在1998年摘牌大会之前就明确表示不会引进广东籍球员,哪怕是队员自己倒贴钱也不要,因为他们害怕一条鱼引来满锅腥。 赌球让一部分的广东籍球员富了起来,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广东足球的衰落。危机四伏半数俱乐部准备“逃亡” 尽管中超提高了准入的门槛,希望吸引有实力的公司,坚定地投资中国足球,以便形成一个稳固的基础,但是甲A遗传病还是在逐渐侵袭着中超的肌体。投入大于产出,甚至根本就没有产出。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俱乐部的后台企业开始动起了退出的念头。毕竟,随着联赛丑闻的不断增加,再加上中国足球品牌度的每况愈下,精明的企业家们在开始反思有无涉足足球的必要了。在大环境普遍不景气的情形下,中超的12支俱乐部都患上了严重的“病疾”。有的内讧严重,有的经营不善,有的外患成灾,有的丑闻不断,几乎没有一支球队可以静下心来将心思用到潜心研究技战术上来。这其中,围绕着深圳、四川、青岛、国际、四川、辽宁甚至大连等队的老板要撤离中超的传言一直就没有间断过。 据了解,曾经风光一时的深圳科健,现已打算转手其名下的中甲俱乐部科健俱乐部,目前,科健俱乐部内部已接近土崩瓦解,人心惶惶。近日,青岛颐中也打算转让青岛俱乐部,颐中集团的说法是俱乐部转让并非出于资金困难,而是集团经营思维的转变。联想到今年年初,红塔集团转让红塔俱乐部,进一步印证了今年年初有关部分国企和民企正在退出足坛的传言。 想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实德也早有退出之意。据了解,大连实德在本赛季已经开始减少对球队的各项投入。这是因为,在实德高层看来,如果整个中国足球持续低迷的话,足球如果已不能给实德带来美誉度,甚至如果中国足球在别国眼中成了黑哨、假球、赌博的代名词的话,那就会给实德集团带来负面的影响。为企业的更上一层楼,牺牲足球也算不了什么.资本危机“赌瘤”逼投资者“割肉” 最近,记者走访了多位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对中超的感觉是又爱又恨,中间还掺杂着一股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无奈。“以前我们搞俱乐部一年投个两千万足够了,而且既有良好的广告效应,又有不错的社会反响,所以那时即使有一些额外投入也是心甘情愿。可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不但每年的投入高达四五千万,而且除了负面新闻之外,在足球身上看不到任何回报。”一位看着中国职业联赛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俱乐部老总不无伤心地向记者倾诉,“现在各家俱乐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不要说是那些常年为经济所困扰的小俱乐部,就是我们这些大俱乐部也是举步维艰。按理说像我们有着这么实力的企业做后台,老板每年拿出个五千万玩足球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每年我们集团投放在广告上的费用都是过亿的,所以投给足球的钱大不了就抵作广告费了。可目前的状况是,大老板每年对俱乐部的投入都是打着滚往上翻,可这种高额的投入最终换来的不是成绩上的提高,而是球队成绩的直线下落。”尽管中国职业足球已经开展了10年有余,但至今没有一家俱乐部真正实现了自身的造血机能,每一年都是入不敷出,动辄几千万的投入换来的只有一场空;年复一年,累计的资本流失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职业俱乐部如同无底洞一般,你有多少钱最终都难以填满。 该老总有些难为情地说道,“老实说,球队成绩的时好时坏并不完全是技术因素,这其中的奥妙谁都心知肚明。前不久,我们集团大老板向我询问队里是否也存在着赌球的现象,当时问的我无地自容,因为我明知道有人参与赌球但却苦于没有证据抓不到赌球的人。像这种找证据和搜查线索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些俱乐部老总或是足协所能办到的,毕竟我们不是司法部门,而且从目前这种状况来看,对赌球的处罚条例和量刑也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搞得我们在处理赌球上很被动。” 职业联赛发展的完善与否与投资人的热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联赛环境做保证,很难再有企业会像几年前那样将大量的资金投放到足球身上。有专业人士预言,中国足球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危机的年代,如果再任由“赌球”在联赛中兴风作浪,那么中国足球人苦心经营和摸索了十余载的职业联赛将遭到历史性的毁灭。本组稿件均由本报特别报道组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