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镛要“还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8:35 中国体育报 |
编辑同志: 日前,贵报刊登了篮球界前辈蔡集杰的近况,让我想起另外一位前辈杨伯镛,不知他退下来之后在干什么?希望告诉我。songjt@ynet.com 采访69岁的篮球界老前辈杨伯镛之前,记者心理存些许“障碍”,因为他毕竟是那个 时代的篮球“巨人”之一。从战绩卓越的运动员,到声名显赫的教练员,再到中国篮球的“掌门人”,他为中国篮球事业做出的贡献尽人皆知,面对这样一位采访对象,心理不免要打鼓。然而,当叩响杨导家的门时,顾虑瞬即消失。初次见面的杨导脸上不曾露出一丝笑容,但目光是温和的,礼节是到位的,随着采访时间的推移,我看到他其实是一个爱笑、幽默、格外健谈的人。人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可杨导是句句话不离本行。开门见山,没有寒暄,不走过场,就像武林高手点穴一样,干脆利落。话题主要是退休之后的生活,可他退休9年从未离开过篮球,杨夫人介绍说,他退休后一点都不“安分守己”。所以话题自然离不开篮球。 1995年,退休后的杨导先是在浙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篮球俱乐部,一个成绩很差的队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脱胎换骨”,并首次打进全运会,也从乙级升为甲级。之后,他又开发“大西北”,组建了第二个俱乐部———陕西东盛,也是之前只能在乙级联赛玩玩的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升到甲A。介绍这些情况时,看得出杨导对自己的“作品”仍然沾沾自喜,在谈中国篮球的改革及发展前景时,杨导更滔滔不绝,因为50年的篮球情结,使他的思维总是定格在“篮球”二字,一出口“蹦”出来的也是篮球。 对本届奥运会中国男女篮的表现,杨导很痛心,他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男篮就进入前八,今天我们有了NBA球员姚明,仍在原地踏步。他更为女篮姑娘惋惜,因为他曾在1984年奥运会上带领中国女篮拼下铜牌,他希望女篮也能像女排姑娘那样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尽管很失望,但杨导关心的热度没有降温,杨夫人说,他是每场必看,看后又生气。杨导在说球的时候,手还不停地比划,而且依然记着西班牙队防守姚明的5名队员的站位。杨导认为,中国篮球在抓经济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抓后备力量的培养。除了看球,杨导参加的惟一比赛是世界华人篮球赛,那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崇拜者每年出资在不同的国家组织的赛事。此外,就是诸多的社会活动。 今年杨导总算闲下来了,但他说要赶紧“补课”,在外奔波几十年,欠家人的太多了。有道是,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定会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女人,杨导的夫人杨惠芳就是这个奉献者,在丈夫事业上取得辉煌时,光环并没有照耀她,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她给予了最大谅解,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怀,家庭的重担自己扛。杨导说,从现在起我要加倍偿还。早饭,杨导全包了,西红柿、黄爪、胡萝卜每顿早餐必吃,带夫人看病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遛弯、聊天是要把过去聚少离多的时间补回来。怎样合理调配饮食,他说的头头是道,俨然一个专家,这全是为了夫人的身体健康。杨导现在的作品是“花”,大大小小的花,一顺摆在阳台的地上,其中大大的客厅内也点缀几朵绿,有巴西木、米兰、仙人球等,绿油油的枝叶上没有一丝尘土,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更是一尘不染,房间装潢的华丽加温馨,杨导说,这是弥补家人的一部分。 杨导的两个儿子都在体育系统工作,大儿子在小球中心上班,早已成家立业,一个8岁的孙子身高达到了1.40米,小儿子在中体产业搞房地产,对孙子的未来,杨导提倡还是以学业为主,打球为辅。对自己最为得意的事情———娶了一个好妻子,听到这我不由地鼓起了掌。 编后絮语:喜欢篮球的人很多,喜爱姚明的人也很多,但一个多月前雅典奥运中西一役,“西班牙队防守姚明的5名队员的站位”,有几个人还能说出来?专家与球迷、甚至与超级球迷的分野,有时就在这细节上。这就是搞了一辈子篮球的杨伯镛。有道是:“闻香识女人”,这里应是“闻言辨大师”了。但从杨伯镛的篮球之路上,我们也注意到与中国篮球发展趋势不相协调之处,这就是自杨之后,云南就再也没有走出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出现四十多年的断代。而一览其他省区市,篮球人才可谓源源不断。就连当年与他齐名的钱澄海的家乡,江浙籍篮球人物也一直层出不穷。难道杨伯镛是中国篮球的地域特例?如果真是,那我们是该欣赏杨伯镛呢?还是该替杨伯镛遗憾?前不久,云南红河篮球俱乐部以全胜冲A成功,但队员却大多来自五湖四海。 作者:郭卫红 (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