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心”中无底 蜀道难行自然脚下发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12:08 新闻晚报 | |||||||||
蜀道自古难行,风雨交加的蜀道就更加湿滑艰险。在惊险地全身而退之后,我们也看到国际队在蜀道上蹒跚的步伐,而这一切都恐怕是因为国际队“心”中无底,脚下才会发虚。 经历三年中国顶级联赛的征战,国际队当初斥巨资构造的豪华阵容也开始进入了“损耗期”,当初的四大国脚申思、祁宏、吴承瑛和江津都不同程度地失去当年风采,祁宏和申思不断被伤病击倒,吴承瑛也日渐平庸,只有老国门江津还老尔弥坚,勉强支撑着国际队
尤其是中场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祁宏和申思的缺阵使得国际队出现了核心的暂时真空。这也让国际队在场面上能够占据上风的同时,但却始终缺乏具有足够威胁的战术配合。从昨天的布阵也不难看出,把吴承瑛推上中场,成耀东是想弥补中场无核心的窘境。但是当年以助攻见长的吴承瑛更适合扮演的是一名攻击手的角色,让他来把握全队的攻防节奏也只能是权宜之计。 以传接球能力和个人技术而论,其实国际队的前的中场球员的实力在国内当属一流,王云、李彦、黄勇、于海、沈晗都是特点比较鲜明的队员,但可惜他们之中目前都还缺乏一个能够把握全局的领袖人物。 除了中场无“心”之外,国际队的后防线目前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唯一具备核心素质的应该是今年引进的老将张卫华,但可惜张卫华具备了作为一名后方核心的阅历和经验,但随着能力的下降,他恐怕也难以胜任这个角色。对于后卫出身的成耀东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作者:晚报记者唐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