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周报: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中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2:34 足球周报 | |||||||||
大连万岁 前几天大连风云突变,老妈一边唠叨“一次海都没去过,这天就冷了”,一边张罗着找秋冬的衣服,怕我着凉拉肚子。我乐着说:“就这么几天,以后还有秋老虎呢。”果然,天就突然热了,满大街就我一人穿着红色长袖外套,很是扎眼,脑门子上全是被尴尬憋出的汗,逢人便自我解嘲:“阎世铎就是因为换季才病倒的,我得吸取教训……”
心痛源自心冻。说阎世铎因为“换季”不适才住进医院,连我自己都不信,因为中超从开始到现在,没真正的火过,始终干巴巴冷冰冰的,由此可以断定,阎世铎的病是“冻”出来的——心啊,哇凉哇凉的。 2004年注定是中国联赛惨淡的一年。前有欧洲杯,中间横着美洲杯,原本想凭借着亚洲杯老二的热乎气振奋一下中超,奥运会来了,紧接着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五大联赛纷至沓来,像厚厚的棉被压在咱们联赛身上一样,再加上自身质检不过关,“黑、假、乱”遍地滋生,“破、滥、差”众人不屑,“中超牌雪糕”能不冻得绷硬绷硬的么?所谓天灾人祸赶一块了,瞪眼伸腿也没用,早干嘛去了?! 末代甲A一号悲剧人物龚建平因为心病撒手人寰,他心有不甘,最后的良心发现却成为司法介入足球的突破口,更多的问题哨却接受足协的内部处罚,然后绿茵蒸发。透析联赛里的问题裁判或者问题比赛,并不像简单的“吃拿卡要”那么简单,而是俱乐部或者中间人主动联系有关人员,以求开启方便之门。当比赛结果越来越像传说中的那么回事,当球场暴力越来越像家常便饭,当赛程越来越像七零八落的玻璃碴子,球迷有权向联赛说“不”! 刚刚打完一轮的中甲预示着在周末恢复的中超也不会好过,上座率最高的赛区——咸阳也仅仅只有5000人,他们还是冲着“狼王”卡洛斯去的。记得去年非典之后的甲A联赛,体育场里涌进20万球迷,那是因为球迷依然爱着联赛,依然对联赛充满幻想,可惜,好景不长,种种场外因素又把球迷撵了回去,无人喝彩绝非球迷之过,而是我们的联赛太不着调。 球市的下滑,直接影响到俱乐部的生存,辽足、西安双雄、健力宝、科健、颐中,这些不同级别的俱乐部先后爆发经济危机,一时间球队就像烫手的山芋,送都送不出去。数月前,一篇“国资委”的文章引发轩然大波,事实说明“国退民进”现在行不通——大家都在往外撤,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以往大手大脚的投资现象消失殆尽,心思也没完全放在球队本身建设上,恶性循环一年又一年。中国足协掌门人在这种情况下病倒也就可以理解了。阎世铎下课不下课没有多少讨论价值,仅仅依靠某个人就想改变现状很不现实,王世铎也好,牛世铎也罢,只要置身于中国足球这个畸形的体制下,依然会挨骂,接着心凉。 中国球迷的要求并不高,只想看看纯洁的比赛,在看台上喊几嗓子,整出一身臭汗,然后洗洗睡觉而已。如果这些都不能满足球迷,谁也拯救不了我们的中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