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手屡负“校园选手” 本届大运会惊喜频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05:31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上海9月7日电 冷门迭出,本届大运会频频带给人惊喜。 游泳比赛首日,即有11项大运会纪录“作古”;甲组(普通专业)成绩接近甚至超过乙组(体育专业)……最引人瞩目的,则是“校园选手”的全面开花。尽管有众多奥运选手从
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大运会举办以来,参赛选手的结构经历了由现役、退役专业运动员为主,到学生运动员为主的转变过程。尤其是本届大运会,更充分体现了以在校高校学生为主的特点。 专业选手屡负校园选手 “金牌大户”田径和游泳两项,历来是专业运动员的“演武场”,甚至可以称为全运会比赛的翻版。但本届比赛,参赛选手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田径比赛中,允许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参加的乙组有371人报名,远远低于甲组725人的报名人数。同样,在游泳比赛中,乙组有165人报名,也明显低于甲组244人的报名人数。从比赛成绩来看,专业运动员败给在校学生的“冷门”也屡见不鲜。 另一个例子是大运会足、篮、排、乒乓等球类项目。这些原本都是现役或退役名将的天下,然而,本届大运会的球类比赛中,“陌生面孔”比比皆是,竞技水平却高于往届。 代表北京参加男子足球比赛的是北京理工大学队(外加两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该队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足球队,队员都是体育特长生。2000年参加高考,集体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球队已经连续3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并且在2003年韩国大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第七名。而代表上海参加篮球比赛的上海交通大学篮球队,也是一支在校园里“土生土长”的高水平球队。 打通选拔国手的校园通道 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姜平说,惊喜连连,是因为中国高校探索“体教结合”的结果。从奥运赛场上看,欧美国家的奥运健儿很多都出自高校。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也正成为我国选拔优秀运动员的一个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相对独立封闭的体制与普通教育严重分离,其弊端更是日渐凸现:选拔运动员的路子越来越窄、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再就业难等。中国大体协竞赛部部长王刚认为,由于体制原因,目前,我国的奥运选手大多只是把名字挂在高校里,平常运动员们忙于训练、比赛,可能无法正常完成学业,但这种模式比起以前已经是一种进步,这个阶段是个过渡期。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陈旧标签,正通过体教结合手段,从运动员身上慢慢抹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一位教授表示,现代竞技体育,不光是拼体力拼耐力了,更讲求科学训练和竞技技巧,本届奥运会上出彩的明星,如刘翔、姚明等,他们不仅显示了高超的技术,更表现出聪明的头脑。 姜平在总结本次大运会的成绩时表示:“专业运动员进入高校后,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受过体育心理学等专业的教育后,他们在大赛中就能呈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佳的竞技水平。” 中国也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上海率先迈开建立优秀体育储备人才机制第一步———“市队校办”模式,即把优秀的运动队办到学校去。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依靠业余体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旧模式已在上海彻底改变。上海试办二线学校承办的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网球、射击、击剑等11个项目,均是上海的奥运备战重点项目。二线学校中目前已有1人入选国家队,74人入选市一线运动队。运动员“训练比赛、文化学习”两条腿走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构架也逐步搭建。 运动员退役之后怎么办?是在奥运金牌热之后的一个冷思考。过去,只有少数拔尖运动员才能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现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参与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无论有没有成绩,都不能放弃文化素质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