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教练三步上“栏” 孙海平以赛带练想法终获认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10:12 东方体育日报 | |||||||||
“刚当教练那会儿,其实只是给一些名教练打杂。那时,我整天拿着个笔记本记教练的绝活,写老师的思路,就是想取百家之长,为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优秀跨栏教练作准备。”话语间,孙海平吸了几口香烟,望着办公室的窗外,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孙海平从1971年当运动员时开始就选择了短跨项目,他说:“当时,练跨栏的人并
选择简单,“修行”则不可相提并论。孙海平是个一丝不苟的人,这一点现任上海田径队短跨教练、孙海平助教的盛越铭都看在眼里,“当运动员时,我们同在一个队里,海平总是最能吃苦的。别人训练结束他加练,别人睡觉休息,他却看书…… 可是,由于训练环境不好,海平并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孙海平也笑言,他当时的水平要是放到现在,至少被刘翔落三个栏。 退役之后,孙海平正逢下海经商热潮,可是他始终不愿舍弃心底的梦想——成为高栏上的舞者,便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跨栏教练。孙海平对自己说:“我没成功,那就把我的心愿寄托在弟子身上吧!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跨栏事业走出国门。”从1984年开始孙海平先后跟过十几个教练学习,手边关于当教练的笔记本越记越多,脑子里的知识和经验也越来越多。当教练摸着石头过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上海短跨项目出现了停滞状态。虽然也会有一两人勉强挤进全国前八名,但中国短跨项目整体水平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常看些国外优秀选手的资料图片,发现黑人选手都非常强壮。起跑线前,各就位,双臂撑开可以占据整个跑道。所以,从那时开始,我认识到力量是关键,没有力量什么都不行。于是,采用一些教练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大量的力量训练,不过后来发现队员的力量和块头是长了,可专项能力却不见长。我开始觉得照搬这种单一训练并不起作用。”孙海平说。在训练中,时常有各种各样问题困扰着孙海平。 1988年,孙海平一度前往北京参加教练员培训班和全国第一届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就是为了摸索出自己的训练模式。孙海平觉得自己练得很多,可真正高质量的训练很少。他说:“以前都说量变和质变。但我只考虑了量变,而没有从训练的时效性和练习的质量上去考虑问题。”后来,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下决心一定要‘转化’。我要求运动员几个因素(速度、耐力和柔韧等)叠加起来,通过专项训练来实现效益的转化。” 此后,孙海平一直是摸着石头前进。直到1993年陈雁浩夺得七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后,才微微松了口气。之后的陈雁浩也一直称霸中国栏坛近六年,可是,唯一遗憾的是陈雁浩就是冲不出亚洲。“当时,三大赛(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我们都参加过,可他们最多只听了两枪就回来了。”孙海平遗憾地说:“是不是我的训练方式有问题呢?” 一名老运动员一旦适应了某种训练模式,如果想轻易改变它实在太难了。其实,在陈雁浩鼎盛时期,孙海平曾试图改变他的固有训练模式,但没有成功。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刘翔。刘翔本人也承认,“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当名帅坚持以我为主 1995年哥德堡世锦赛中,孙海平用手中的摄像机录下了两种现象。 一、孙海平专门拍摄了部分优秀黑人运动员腿部的静态结构图。结果有个惊人的发现:他们的腿部形态极为相似,都呈“倒胡萝卜”状。“就是在髋部处非常粗壮,随着往下走的同时,也越来越细,就像是把一个胡萝卜倒置过来。”孙海平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回到国内,我仔细分析这些图片,得出一个结论:这种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出来的。”后来,孙海平想了很多训练的办法和手段来专门练腰髋。现在刘翔的体型虽然不成“倒胡萝卜”状,可腰髋部要比常人发达很多。 二、孙海平专门拍摄了部分优秀黑人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结果再次发现:国外优秀运动员训练中过栏的频率要比在比赛中还要快。 孙海平说:“刘翔一周最多练20个小时,而陈雁浩当初一周怎么也要练到27小时。”从这点来看,孙海平“高效率的全面训练”和“多因素的综合训练”的成功训练模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除此之外,刘翔更离不开孙海平教练的以赛带练策略。刘翔自言他第一次到国外参赛时,看到的外国选手个个比他强壮,紧张得想笑一下都笑不出来。正是孙海平这两年来不断带他参加各种比赛,才使他克服紧张。 孙海平介绍,刘翔在去年一共参加了21场国际比赛,有一次在18天内连续比了6场,密度与强度达到历史空前。而直到今天,国内大多数田径教练还是把参赛目标定在每年两次的国内赛事上,训练安排也是围绕这两次赛事来进行。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运动水平的提高。孙海平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在认真观察世界田坛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带练的想法,如今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作者:吕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