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08北京奥运 站在雅典的肩上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01:00 新京报 | |||||||||
奥林匹克专家易剑东展望北京奥运 雅典奥运会从开幕式开始,就让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精彩。图/Photocome 核心提示
开幕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北京奥运,我们要想办法不赔,要节俭。要给全世界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财产。 奥运会不是最高水平的运动会。 中国肯定不是体育大国,袁伟民就说:“中国还属于第二集团。” 奖励金牌选手20万比较合理,最担忧的是层层奖励。 奥运会的发展方向:防止超大规模、防止铺张豪华、提高普及性、增加影响力。 理想中的奥运报道应该是人性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雅典奥运报道,整体下滑。 个人简介 易剑东博士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体育新闻学硕士生导师。《新京报》奥运特刊《狂奥》言论版专栏作者。雅典奥运会期间,在国际频道(CCTV4)与吴寿章同时讲解“关注雅典”;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场外评论员。 雅典奥运会结束了,它让我们难忘,让我们怀念,更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未来北京奥运会借鉴。昨日,《新京报》就有关问题对奥林匹克专家易剑东博士进行了专访。 开幕式:越民族越世界 新京报:雅典的开幕式很精彩,这似乎和希腊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关。希腊的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我们中国的东方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却是非主流文化,外国人了解得很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不是需要找到一种贯通东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 易剑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相信这话你也听说过。开幕式靠什么?靠色彩、图案、灯光、造型、科技含量、艺术元素及传统文化等。 但在展示我们民族的文化时,不能太浅白,要有韵味。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下面四个方面下工夫:首先要“大气”,我们的团体操无与伦比,并不过时。其次要有“创新”,中国大型赛事的开幕式历来就不缺乏创意。还需要“动感”,即要重视体育特色,很多国家热衷于小孩子唱歌,我觉得这太老调了,要用特别具有体育精神和魅力的造型来展示动感,而非用一般的文艺表演,体育就是体育,和文艺表演是有区别的。最核心的是要展示“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要注意火候,我们国家有数不尽的传统体育,比如少数民族的竿球等,既有观赏性,又不乏娱乐性。 在这一点上,民族的才是国际化的桥梁。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专业体育人士,要有懂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和专家。倒不一定非要用名导演,关键是他们要创新,懂体育,理解奥林匹克。 财政:想办法不赔 新京报:雅典办奥运背上了很重的财政负担,有人也担心北京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对全运会就有一种批评铺张浪费的声音。北京要节俭,应该从那些方面做起? 还有人说“奥运有瘦身的趋势,北京要对后面的奥运东道主负责,必须节俭。”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易剑东:雅典赔钱,我们也要赔,这样的推断不合逻辑。确实,雅典奥运会负债了,需要十年的税收来偿还,主要是因为门票收入太差。 我们要想办法不赔,要节俭,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1、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方面。体育场馆,基本满足赛事需要,留有开发余地:能用旧的不用新的、能用临时的不建固定的、座位能少不多能灵活就灵活、能满足需要即可。1984年洛杉矶为什么赚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尤伯罗思仅新建了两个体育场馆———自行车场和游泳馆,其余全是临时或翻新的。 2、重视市场的力量,不要一味强调国家、集体的力量,要增强市场开发的能动性,积极发挥市场经济规律,要大力“开源”。 3、资金方面。提高办事效率、精简人员、缩减开支:这其中包括用好志愿者,悉尼在这方面节省了1.1亿澳元。北京奥组委现在用复印纸的双面,也算是个小小的例子。最近看到媒介报道说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000人改为5500人,人浮于事,是最让人担心的。 加强预算:悉尼就经常不定期的进行资金预算,还征求市民和老百姓的意见。“鸟巢”一事接受了院士的“上书”,也是我们开放办奥运、开门办奥运会的表现。缩减经费渠道:还要管理好各种捐赠、彩票、政府拨款等。比如已经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它直接向国务院负责,保证中央提出的“勤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政策的实施。 “奥运有瘦身的趋势,北京要对后面的奥运东道主负责,必须节俭。”这是国际奥委会要考虑的问题。 新京报:从过去奥运会的经验估算一下,北京需要花多少钱比较合理? 易剑东:(笑)原来的举办经费是16.25亿美元,近日,有北京市领导说,在17亿美元之内。 贡献:北京奥运属于世界 新京报:北京办奥运,从高层面来说,应该是对世界的一种贡献,而不是仅仅作为中国展示竞技实力的舞台。您认为所谓的为奥运发展做贡献,包括哪些方面? 易剑东:北京奥运会要给全世界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财产,这种财产也可以说是贡献具体表现在:奉献一种模式,一种政府社团企业关系、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奥组委部门之间专业分工、密切协作的运行模式。亚特兰大10%的志愿者半途而退,雅典虽然到最后办成了奥运会,但它的模式却不值得照搬。其次是精神遗产:具有中国传统的开幕式会令人难忘,赛事期间的人文关怀会令人感动,艺术节的活动或展品会值得纪念等等。 交通:借鉴前几届经验 新京报:有人说,雅典奥运交通不错。雅典采用了单行道方式,加修了3条地铁,另外很多雅典人在奥运期间都离开雅典到海边度假去了。雅典有400万人口,而北京则有1400多万,零头比雅典的还要多。北京奥运怎么解决交通问题? 易剑东:雅典奥运会的交通确实不错,但还是有30多人死于奥运会期间的交通事故。特别是主体育场,无论人群规模,还是密度都很大,以及人们停留的时间也很长。 近三届奥运会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比如在主体育场设置专用通道,还有鼓励百姓外出旅游,特别是雅典,其实当鼓励旅游的政策出台后,雅典市民只有1/4的人响应,后来雅典市全市放假一个月,超过半数的市民开始出游。 北京奥运会有点不同,非主体育场的场地反而容易出问题,比如,北航、理工等一些大学的场地,这些地方离居民区近些,不容易控制外来人员的出入。 北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缓解交通问题:首先是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亚运会时实行的单双号出行计划。至于放假出游,我想可能性不大。其次是限制外地车辆入京,开辟专用通道。这点可以借鉴前几届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另外,交通智能指挥系统应该受到重视。 总之,中国是最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百姓会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行动支持政府,顾全大局,交通问题不是问题。 组织:人才紧缺 新京报:奥运会是系统工程,是一个国家组织能力的检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模式,具备哪些方面的人才,才能让奥运有条不紊。 易剑东:目前证明最好的组织模式是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从目前的缺口来看,缺少以下方面的人才:通晓奥林匹克事务、国际事务的人才。目前核心活动需要的体育赛事裁判、裁判长,相关组织人员等。通晓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的各类人才。当然,国际医疗、安保、国际合作、环保、场馆建设设计、维护等方面的人才也很匮乏。 纪录:奥运不是最高水平 新京报:本届奥运会田径场上只破一项平一项世界纪录,而很多项目例如短跑、女子跳远等爆发力的项目和世界纪录差很多,是不是有所谓的兴奋剂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刘易斯时代都是用了药,所以现在才难以超越? 易剑东:谁也不能断定是不是兴奋剂的问题,但可能性极大。兴奋剂是历史上的陈年旧账,前不久,卡尔·刘易斯也曾传出与兴奋剂有染。 奥运会不是最高水平的运动会,也不应该是最高水平的运动会,要不然,别的大赛就没有多少人看了。奥运会还没能收编所有高水平的项目,也没有全部收编的必要。这些项目如自行车、足球、篮球和网球等。 说到兴奋剂的问题,国际田联就有人要重新建立世界纪录,理由是原来的纪录都与兴奋剂有关。3年前的加拿大埃得蒙顿世界田径锦标赛没有破世界纪录,就有记者写了篇文章,标题为“世界田径史上第一个吃兴奋剂的人,请站出来”。 刘易斯和琼斯至少是受了影响,而这届奥运会最大的贡献也就是查出了最多的兴奋剂服用者,甚至包括冠军的获得者。所以罗格也才有了说话的资本。 格局:第一集团差距缩小 新京报:对雅典奥运会后的世界体育格局怎么看,有什么变化? 易剑东:奥运会周期,四年一届,国际上用奥运会后计算每届世界杯、世锦赛的冠军数量,根据这个数据来衡量世界冠军数量,在过去的四年中,中国排第二,和这届奥运会上的金牌榜是一致的。 所以现在说世界格局还较早,但却出现了以下的特点:第一集团(俄美中)差距缩小,座次排列变化微妙(只指金牌数);第二集团出现分化,日本、澳大利亚、法国优势明显;第二集团后或第三集团,意大利、罗马尼亚、古巴、匈牙利、乌克兰等竞争加剧。未获奖牌的国家或地区增加,有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奥林匹克的普遍性受到挑战。 定位:中国不是体育大国 新京报:BBC记者有一篇文章以奖牌和人口比例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体育的标准,这种方式合理吗,应该怎么给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做一个量的评估? 易剑东:我还听说过有人用人均面积、以及国民生产总值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体育的标准,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却不尽科学。 新京报:中国能算体育大国吗? 易剑东:中国肯定不是体育大国,袁伟民就说:“中国还属于第二集团。”虽然金牌榜第二,但奖牌榜却不是。 新京报:奥运金牌榜对实力的评估价值到底有多少? 易剑东: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奥运会金牌是不完全也是不充分竞争的结果。 比如很多国家不玩的东西你玩,当然没有可比性了,比如奥运会的项目更多地是西方近代体育强国设立的。 我认为综合指标应该是:1、政府的支持度;2、体制和政策的支持;3、企业和民间、老百姓的支持度,这些都要综合考虑。从以上条件来说,中国具备产生奥运会金牌的最佳条件。不要仅仅用一个经济指标来衡量奥运会金牌,要综合评价。 新京报:田径和游泳被认为是基础项目,美国的大部分金牌都来自这里。而中国大部分来自乒乓球、跳水、射击、体操之类的技巧性项目。是不是这样就说明中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很差?奥运会的项目设置是不是合理,总共301枚金牌有三分之一以上在田径、游泳和水上。 易剑东:三大项目119枚金牌,这是奥运会早期欧美人对这些项目的偏爱所致,人家最乐意玩这个,而奥运会是人家兴起的游戏,也是他们玩了很长时间的游戏,所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之分,游戏是人家的,你爱玩不玩。 在“119”上下工夫,表明了中国人的志气:我要在你的传统项目上实现突破,虽然是由历史和人种造成的差别,但是这种挑战容易被垄断。 新京报:北京奥运,对东道主来说,项目设置有多大的权利,武术有没有可能进奥运会。 易剑东:悉尼奥运会后,就取消了东道主增设项目的权利,但可以增加表演项目,所以武术成为表演项目是可能的。 新京报:奥运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的演变,是越来越重,还是越来越轻了? 易剑东:防止超大规模、防止铺张豪华、提高普及性、增加影响力。奥运会从开始的那天起,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就是两个必要条件。随着竞争色彩的加剧,它们越来越举足轻重。 奖励:层层奖励,多了 新京报:20万奖励金牌选手,是不是合理,多了还是少了? 易剑东:比较适当。我最关心也是最担忧的就是层层奖励。政府的层层奖励,企业的不规范奖励,不合法的奖励等等。 新京报:美国的冠军只有2.5万美元,虽然绝对币值差不多,但是相对的作用却有很大差距。这里还有个各国运动员参赛的动力的问题。美国人为国参赛和为个人参赛,在心理上是什么比例?如果说个人,这点奖金好像少了点。 易剑东:比如美国,奥运会上的运动员来源是:1、职业运动员,如梦六,他们根本就不在乎那点奖金,参赛不是为了国家和个人,而是为了NBA.2、大学生,学校里有奖学金,不完全依靠奥运会上的奖金来生活,参赛是为了学校。3、业余运动员,他们效力于各个俱乐部,在奥运会前集训一段时间后,为了俱乐部的利益参战,更不在乎奥委会的那点奖金…… 中国就不同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集体,也为了个人的成就感以及个人的奋斗目标而战。 新京报:中国人对冠军过去是狂热崇拜,现在开始理性了,也知道每块金牌的分量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易剑东:这应该叫体育发展的普及,奥运会宣传的普及。 新京报:有人说,刘翔一块金牌顶几十块别的金牌,你觉得这样的说话合理吗? 易剑东:不完全合理。一定意义上来说,运动员对每一块金牌的付出都是一样的,包括没拿金牌的运动员也一样。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国家的投入不一样,实现突破的难度也不同。孟关良/杨文军的金牌也不逊色,女排的意义也许更大。很难有一致的评价标准。 志愿者:国情有别 新京报:雅典的志愿者从十几岁到几十岁,北京是不是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全民动员,而不是仅仅用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连北京的路都分不清楚。 易剑东:我们的志愿者是肯定要用大学生的,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优势,起码英语比一般人强一些。志愿者的年龄层次分明,悉尼最典型不过了,其中18—24岁的人占24%;25—34岁的,18%;35—44岁,18%;45—54岁的,18%;55岁以上的22%.悉尼奥运会女性志愿者占53%,雅典的女性志愿者也多于男性。 这其中有西方国家特殊的体制原因:1、由于税收等原因,女性非完全就业、半就业、临时就业;2、管理者高度重视利用社区的力量,使得不同年龄层次志愿者分化;3、西方国家整体受教育程度高,各年龄层次的人群素质差别不大,都能应对奥运会服务。 中国年龄偏大的人会说英语的不多,要想让志愿者的女性大于男性也不太可能,但我们可以借鉴悉尼和雅典高度利用社区的作用,发挥社区的功能。 安全:北京没问题 新京报:雅典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安全问题,北京是不是会轻松一些。 易剑东:应该会轻松一些,北京和中国不是恐怖分子的重要目标,我们以往的安全形势较好,另外,中国人反恐能力值得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网络。 悉尼警察拿着警棍在街上晃,巴塞罗那奥运会时可以在公众场合看到架机枪的场景,雅典出现了很多的便衣警察,处理得很人文,相信北京会做得更好。 媒体:比悉尼整体下滑 新京报:从中国媒体对奥运的报道中,是不是可以看出中国人价值取向的微妙变化,比如对待金牌和失败者的态度? 易剑东:金牌至上论有所缓解,但还是很严重。比如央视播音员念的是“奖牌榜”,但画面确是“金牌榜”,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金牌榜只列前三位等。场上胜败关注度有所下降,但对失败者的关注不够。金牌和国家荣誉、民族面子关系看得很严重:比如这届超俄罗斯,下届超美国的观点严重。另外,奥运会娱乐味道加强,但观赛的政治意味依然很重。 奥运会是一种高度多元化,广泛性很强的活动,媒体应有客观的眼光,但是北京缺乏这样的媒体以及人才。 新京报:您理想中的奥运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易剑东:1、人性化,对失败和成功有很好的认识,把运动员的情感视为与普通人一样。2、专业化,了解项目以及奥林匹克的规则特点,免得出现不必要的笑话。3、国际化,不要只盯自己人,只盯中国人。 新京报:雅典奥运报道和4年前悉尼奥运有什么变化,到北京奥运会怎么样。您关注哪些奥运报道? 易剑东:和4年前悉尼奥运相比,对雅典奥运会的报道,整体上有点下滑。重要的问题是大家都一窝蜂地热衷金牌,重视金牌,也有不少的专业媒体甚至包括中央五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非专业” 笑话,而有些非专业媒体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留住读者的目光,也要无可奈何地凑热闹,做自己的奥运会特刊,给人的感觉很勉强。 我记得悉尼奥运会的时候,新华社的《奥运快报》就挺好,这次就没有见到。你们和《京华时报》都下了很大的工夫,也都见了成效,《中国体育报》基本上是在原地徘徊,《体坛周报》和《劲体育》基本持平。 北京奥运会,是我们自己的奥运会,但愿这些问题能够避免。这届奥运会,我最关注的是华奥星空、央视、北京六台以及各大报纸,当然包括你们《新京报》。 采访手记 太多的疑问 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在《新京报》的实习也告一段落,回到学校,脱离了“我睁开眼睛就是天黑”的“狂奥” 集体,心中真是万分不舍和留恋,一到凌晨一两点就会趴在电脑前发呆……感谢所有的人:孙总、侯哥,曹曹、国保、大宇王、阿拉丁、嘘嘘…… 正精神恍惚之际,新南打电话过来,让我专访易剑东博士,我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嘿嘿,易剑东可是我的导师呀,这个专访交给我,是再合适不过了。 新南怕我有些数据记录不全,嘱咐我一定要录音,“哈,采访别人要录音,采访易老师,可不用,因为我可以随时打电话问他哪个数据到底是什么”,虽然这样想,但我还是带了录音机,专访就是专访,采访的时候,我和易老师不是师生关系,而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打完电话正要出门,“我看到你导师了,他好像给你拿了点好吃的进了办公室”,室友说道,唉,肯定是易老师没来得及吃饭,放下电话就准备接受学生的采访了。 按好录音键,采访开始。当易剑东提到“限制外地车辆入京”时,我就出现了疑惑,北京奥运会不光是北京的,更是全国的,全世界的,为什么要限制外地车辆入京呢?“呵呵,我只是说‘限制外地车辆入京’而不是‘限制外地人口入京’。”他说。 雅典奥运会因为门票收入低,直接导致了负债。 在雅典一半的市民出去旅游时,他们家里的房租却疯狂增长,比平时高出了5-10倍,普通市民月薪才六七百欧元,而在奥运会期间他们的房租收入却高达1万欧元;出租车司机为了“钱途”,出现了罢工的情况。 我们国家不会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负面问题。到时候外来人口要比北京本地人多一到两倍,这也是奥运会门票销售不可多得的客户,同时也是拉动北京旅游的动力。悉尼奥运会后,旅游业一直持续上升,有专业人士说要增长到2007年,我们的奥运会要避免雅典的情况,向悉尼学习,甚至要超过悉尼,这样才不至于让太多的基础设施形同虚设,让它们有增值的潜力。 “北京奥运会要给全世界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财产”,当然这个全世界也包括中国人,包括北京人,包括所有的平头老百姓。奥运会,运动员受益了,裁判员受益了,官员受益了,工作人员受益了……但是,街头买包子油条的人得到了什么?农村看不到电视的人得到了什么? 我们的人文奥运,对谁人文,对运动员、裁判员、官员,还是所有的人?我有太多的疑问,不可能一一让易剑东博士来解答,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解答得了的。 A28版-A29版专题撰文:实习生范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