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首页 > 正文 
五色奥运之 黑(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5:43 华商网-华商报
  在工作岗位猝死的中国记者天下没有完美的盛会,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也不例外。在夺金、破记录、和平、友谊等美好的光环成为奥运主旋律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它的不足,正视在这些光环掩盖之下的“黑色”时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整地感受到现代奥林匹克的真实色彩。

  黑色 哀叹

  在宣扬神圣的奥运赛场,丑闻更令世人难忘。当“药王”约翰逊已经成为汉城奥运会最重要的记忆时,我们开始为雅典这座奥运圣城担心,开始为奥林匹克的人文始祖希腊人哀叹。面对本届奥运会上层出不穷的兴奋剂、裁判等黑镜头,倾全国之力撑起这届奥运会的东道主该怎样对待遗留下来的“丑闻垃圾”。

  在享受假日般的奥运赛场,悲情的咏叹也应该让我们铭记,比如那些为了奥运会猝然倒下,英年早逝的新闻记者。

  “药闻”防不胜防

  在打击兴奋剂方面,国际奥委会可谓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与最不好惹的美国人闹僵。为了避免雅典奥运会上再出现类似的约翰逊“药闻事件”,国际奥委会已经形成了穷追、严查、堵为体系的全球反兴奋剂网络。本届奥运会开赛之际,国际奥委会提出一个口号就是,要把雅典办成历史上最干净的奥运会。直到奥运会开赛前,一批著名选手没有逃过反兴奋剂机构的严查而纷纷“落网”,甚至开幕式的火炬手,一度成为希腊人民族英雄的短跑名将也栽倒在兴奋剂丑闻上。但即使在这样的严打风暴中,瘟疫一样的兴奋剂事件依然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奥运会开赛以来,已经有21名选手的尿瓶子不干净,被取消成绩,其中包括几个冠军,再其中居然还有人在奥林匹克的古竞技场上服药,拿了冠军。纯洁的盛典被污染,神灵遭到亵渎,利令智昏者为了名利什么都不顾。

  黑哨之灾

  其实,兴奋剂问题早已见怪不怪,虽然在雅典奥运会上未能避免,但奥委会露头就打的决心和快刀斩乱麻的行动,还是大快人心。本届奥运会最为人所不齿的污点就是裁判问题了。在马术、体操、击剑、射箭、田径等项目上,裁决公正的体育法官们丧失了公信,甚至沦为笑柄。

  先说说,体操比赛中的黑哨。本届奥运会上体操规则成了任意解释,肆意删改的变色龙。在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上,规则对于一名韩国选手是不能改变的。昏庸的裁判们弄错了他的起评分,他的金牌被美国人生生夺走。涅莫夫在男子单杠决赛中受到的不公正判罚,人神共愤,现场所有国家的观众嘘声长达10多分钟。电视台主持人说,自从有了体操比赛以来,观众这样哄场子还是第一次。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裁判们在嘘声的压力下居然改判涅莫夫的分数,彻底丧失了权威。

  再说说击剑赛场上的黑哨,中国剑客连续被裁判的“冷箭”射中,痛失了两枚金牌,已是路人皆知的丑闻,尤其以执法男子花剑团体决赛的那名匈牙利黑裁令人出离愤怒,这场决赛连国际击剑联合会的主席都气得发抖,声称在奥运会上上演的这幕裁判事件称得上是罕见的击剑丑闻,对击剑运动的诚信度是沉重的打击。尽管这名57岁的“黑裁”随即遭到了禁赛的处罚,但这项对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运动已经背上了骂名。

  还有一种裁判说黑哨有些过分,但比黑哨还气人,就是昏哨,糊涂哨。在女子射箭比赛中,一个本该裁判考虑周全的计时钟问题,却因为裁判的疏忽白白葬送了中国姑娘何影的冠军梦想。在马术决赛中,还是因为机械出了故障,德国队两枚已经到手的金牌却被强令收回。机器出了错,却要运动员承担罪过。4年等一回呀,裁判们的决定如此草率,就像草菅人命一样。

  关于美国人的潜规则

  如果说错判、漏判和误判在赛事如此密集的奥运会上在所难免的话,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总能成为其中的受益者。体操场上的米娅·哈姆现象已不须赘述了。游泳比赛上,美国人一申诉,那枚游泳金牌就乖乖地还给美国人。田径赛场上,女子200米预赛阶段,裁判没有看清美国选手示意比赛暂定的手势,比赛就开始了。本来,我们还在为这名大龄女青年扼腕叹息,但谁知美国人一闹,她居然重新获得了比赛资格。美国人似乎成了特权阶层,奥运赛场的裁判们似乎共守一个潜规则———别得罪美国人。

  对于美国人采取的双重标准,引起了雅典人的不满,在篮球场上,在田径场上,在很多场合,美国选手一出场,嘘声四起。许多无辜的美国选手郁闷到了极点。

  生命的代价

  就在一些所谓的专业评论家们以纵论古今的气势点拨奥运大梦时,全球千百万记者编辑总编奔波在奥运赛场的各个地点,忙碌在全球新闻大厦的各个角落。但他们还是因为一不留神的失误而成为看客们的笑柄。在奥运新闻大战中,很多记者采访环境之艰难,工作节奏之紧张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并不是无聊的评论家们所嘲笑的那样只会在无所事事中夸夸其谈。电视台对奥运会24小时的滚动播报,对记者意味着更繁重的劳动和几乎要透支的精神付出,他们的一些口误其实是太疲倦了。当北京那名摄像记者扛着几十公斤的器材在雅典猝然倒下,当《球报》那名编辑在家中过劳致死,当那名韩国的同行也为报道奥运会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更多的记者还奋战在雅典的第一线……

  本报记者 梁军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0.2的近视如何亮晶晶 IT白领摇篮-中科研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