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首页 > 正文 
梦碎雅典!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03:31 球报

  被公认的“弱旅”新西兰反咬一口,中国女篮进入奥运前八只剩下了理论上的可能,剩下的就是战胜强大的美国女篮,女篮才有机会。从赛前高喊“保六争三”,到如今的止步八强,中国女篮给了中国球迷太多的希望和失望。但冷静后不难发现,其实中国女篮的失败早已注定,只是因为首场比赛战胜了韩国队,所以才让这一切来得晚了一些……敌情不详,过于轻敌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P4+液晶,仅售6000元
TOP-LASIK获近视金牌 CBD东南住区的领导者

  主教练宫鲁鸣在负于新西兰队以后总结:女篮在奥运会之前全队气氛还是比较好,大家心态也比较正常。但是一进奥运村就马上感受到了压力。女篮球员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将自己摆在一个比较弱的位置,而是摆出一副强者的样子。这也是女篮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以说首场战胜韩国队的比赛掩盖了中国女篮的自身不足,因为与半年前的亚锦赛相比,韩国队的实力已经大打折扣,缺少了内线的优势,中国队防守韩国队的外线就显得游刃有余,而且速度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与其说是力争取胜,还不如说女篮姑娘主动放弃了比赛。男篮首场比赛失利后,我们看到的是姚明的愤怒,而中国女篮正是缺少了这种获胜的欲望。女篮把进入前八的赌注全部放在了与新西兰队的比赛上,但让她们绝望的恰恰是新西兰人。

  从赛前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主教练宫鲁鸣还是国内的篮球专业人士,都一致认为:从实力对比来讲,中国队确实比对方要强。据了解,赛前教练组要求队员场上要注重防守,注重篮板,但是队员们并没有能够完全贯彻教练的意图,比赛中,中国队在篮板球方面就输掉了9个。

  中国队赛前对对手的分析也不够准确,比如说宫鲁鸣认为对手后卫的水平不高,球员控制能力比较差,可能第一局就会出现问题。但实际上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并没有能通过贴身紧逼迫使对手犯错。整场比赛,中国队的球员在场上反应比较迟钝,打得不够坚决。

  另外,就像赛前对对手不够了解一样,中国女篮在情报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这在打法落后面前已经算不上是失利的原因,因为中国女篮的技战术已经跟不上世界女篮的发展形势了。格局大变,中国落伍

  世界女篮的技术都在向简单化、硬朗化发展,但通过奥运会中国女篮却落在了其他强队的后面。

  在与捷克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在顶住了上半时的比赛后,原本有机会取得胜利,在命中率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女篮的打法依然没有改变,几名球员总是以三分线为依托,连中锋陈楠都不时地拉到外线来要球。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身体对抗没有优势,但中国队完全可以利用个人的突破造成对手犯规,尤其是在陈楠拉到外线的时候,捷克队的内线比较空虚,而在比赛被对手拉开的第三节中,中国队为数不多的得分几乎全部来自罚球。

  如果队员们在场上仍能坚持这种打法的话,捷克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外线全部回缩,这样一来中国女篮便可以发挥外线远投的优势;要么就不惜犯规来阻截中国队员的突破,而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也能确保得分。但中国女篮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内线突破,结果是在这一节就奠定了败局。

  输给新西兰队的比赛,中国女篮同样犯了战术上的错误,中国队全场不变的紧逼盯人战术不但没有奏效,反倒成为了她们的死穴。特别是在最后6.4秒时,如果女篮不采取紧逼,而是踏踏实实地回来做一次阵地防守,结果也许不会是现在这样。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中国队的紧逼实际上没有几次成功的,紧逼不是造成犯规就是造成自己漏人,然后对方很轻松地得分。实际上中国队最后的丢球也是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前场逼住了,后卫却造成了很大的空当,使得对手得分。亡羊补牢,冲击2008

  本届奥运会的比赛,中国女篮为年轻付出了代价,如果这种教训能成为宝贵经验的话,中国女篮也许会在4年后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否则历史一定会再次重现。

  从1992年获得奥运会亚军之后,中国女篮时隔12年才再次进入奥运赛场,过高的目标无形间给中国女篮的姑娘们增添了不少的压力,那么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们的目标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呢?

  与男篮相比,女篮被给予了更多的希望,但是平时的联赛受关注程度却是天壤之别,我们一味地去强调成绩,却从未关心过女篮的生存环境。

  就像今天的中国女足一样,如果中国女篮不防患于未然的话,恐怕到了2008奥运会时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作者:陈耀

  (来源:球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