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贵族”--沙特队太相信金钱的力量(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6:29 北京晚报 | |||||||||||
3届亚洲杯冠军得主沙特队带着可怜的1分和小组倒数第一的败绩回国了。作为4个小组中惟一被淘汰出8强的种子球队,这个昔日的亚洲足球强国没落了。 C组是一个实力很平均的小组,赛前预测种子沙特队应该是一枝独秀。但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只在第一次打进亚洲杯决赛圈的土库曼斯坦队身上得到1分,然后就连续输给乌兹别克斯坦队和伊拉克队,这样的失败显然相当惨重。也难怪在昨晚比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众多沙特记者会围攻荷兰籍主教练范德林,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承受这样的失败。 沙特队的没落其实早有征兆:2002年世界杯0比8不敌德国队,沙特队颜面扫地。可惜,惨败并没有给沙特队带来根本的改变。沙特队依然满身贵气地来到亚洲赛场,可没想到输得更惨。 在C组中,沙特绝对是个异类。因为有着金钱做后盾,沙特队是这几支球队中装备最好的,而且在成都过的也是花钱如流水的奢华生活。按照组委会的要求,4支球队都住在锦江宾馆。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4支队伍的日常生活却完全不同。在成都的这些天里,沙特人花钱如流水,先后买下200多张电话卡,不仅在王室人员的房间开通了国际长途,而且不少代表团官员和部分队员也开通了。还有随队人员,沙特队这次一下就出动了3名王子随行,每天王子亲自督战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此外,他们租下了一辆宝马、一辆奥迪和一辆别克商务车。10天下来,沙特队仅日常开销就近30万元,这还不包括庞大王室成员的房费。球员们也都一个个出手阔绰,买东西甚至不问价钱。相比之下,伊拉克队的生活非常拮据,队员们专门找便宜的洗衣店洗衣,出门要么徒步要么打的,为家人买东西,他们通通买T恤。乌兹别克斯坦队也很节省,因为嫌酒店的饮料太贵,官员们特地去超市采购了大量的饮料回来。而土库曼斯坦队过得更仔细,由于宾馆免费洗的衣服有件数限制,结果多出来的衣服居然都是他们自己动手洗的。 之所以说沙特是没落的贵族,正是因为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挥霍着前任留下来的资本,带着3次亚洲杯冠军的头衔,但其实已是图有其表。因为财大气粗,所以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在10年内解雇了12位教练;因为金钱关系,所以队员们热心俱乐部的比赛,而不愿意参加国家队的集训。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沙特队逐步走向了没落。 “在马来西亚集训时,我带了30名队员,因为我知道肯定会有球员因伤退出。事实上,就在我们抵达马来西亚前两天,队内还有几名队员代表伊蒂哈德俱乐部打了比赛。果不其然,亚洲杯开赛前我就被迫送六七名队员回家,因为他们要么受伤了,要么太疲劳,不适合继续比赛。努尔、阿明、奥瓦哈德等球队骨干,一个也没来中国。你叫我怎么安排阵容?而在一个多月前的利雅得,全部主力上阵,我们还以3比0轻松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场面就像大人欺负小孩。”沙特队主教练范德林昨天愤怒地说。 这就是沙特这个贵族没落的原因:他们太相信金钱的力量,以为有了钱,什么样的教练都能请到,所以急功近利,稍不满意就炒了主教练,却忽略球队建设的长远目标。球员也是为金钱驱使,以为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却忽略了金钱也会让球员的私欲膨胀。 足球是不分贵贱的,伊拉克队可以战胜沙特队,正是这个道理。当然,有了钱,可以为足球提供强大的后援,促其更好地发展。但如果钱没使在点上,再被金钱蒙住了双眼,那么反倒适得其反。沙特队的没落,教训深刻。(本报成都专电)记者李立 记住伊拉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