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报》:“潜规则”和“钱规则”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04:39 球报 | |||||||||
进入国足,哪怕是集训的大名单,对那些早已成名的老队员来说也许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对年轻球员来说,却是鲤鱼跃龙门般的成名机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年前如果提起孙寿博的名字,相信90%的国内球迷是说不清这个人是做什么的,但现在随着媒体千百遍的宣传,孙寿博的名字被很多人记住了,因为他的脑袋上印有“国家队”的光环。对年轻的孙寿博来说,即使在国家队内当陪练也会对其职业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力是球员进入国家队的基础,但却并不是惟一的条件,在中国足坛,“朝中有人”有时候是可以凌驾于“实力”之上的,实力在这个时候被幻化成“势力”,这是一条“潜规则”,“潜规则”影响到了国字号教练的选拔、国际级裁判的选拔,乃至国字号球员的选拔。 沈祥福国奥兵败,在反思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这支球队刚刚组建的过程中有很多青年球员并不是靠着实力而入队的,其中还有足协官员的亲属,他们的入队目的很简单,并不是为了能打上主力,只为到这里来镀镀金,然后等待着身价的暴涨。 “潜规则”的背后其实是“钱规则”。谁因为“潜规则”受益谁心里明白,而哪些官员又因为制定“潜规则”得了多少钱也只有他们心知肚明。笔者在这里不便点出哪个人的名字,是因为你在没有亲手抓住证据的时候容易被人以“破坏名誉”罪告上法庭。但国奥的失败“潜规则”难辞其咎。 国奥队不是净土,难道国足就是吗? 作者: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