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诊断中超“鬼娃”的变异基因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03:12 新闻晨报 | |||||||||
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会是什么长相? 当然应该是人们期望的长相,像爸爸或者像妈妈。在中国足协主观意愿的强行撮合下,新的操作思路和十年甲A经验相结合,产下了中超联赛这个新生儿。这个孩子非常像它的“父亲”———我们已经叫了十年的甲A,但是,仅仅四轮比赛过后,我们就发现,甲A的孩子中超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蜕变,变得比甲A更混乱、更充满争议,或者用球迷或者一些俱
“黑哨”声音不断,假球传闻增多,暴力事件频仍,中超这个“新生儿”,正在迅速地“妖魔化”,我们正看到一个比甲A更丑陋、更腐臭的中超,这仅仅因为它继承了“父亲”的病毒吗? “黑哨”是遗留问题 从联赛第一轮到第四轮,“黑哨”声音在各赛场就没停歇过,难道真有这么多“黑哨”吗? 10年甲A特别是后期,“假、黑、乱”现象比较严重,已全然破坏了足球形象,如今只要在比赛中出现错判、漏判现象,观众无一例外将其归纳为“黑哨”行列。 从技术层面来讲,中超前三轮裁判判罚尺度普遍都太宽松了,竟然没有出现一张红牌,这也是发生流血和冲突事件的原因之一,而到了第四轮一共出现了6张红牌,甚至连没上场的北京球员南方因不满判罚被红牌罚出场。显然,这是各裁判在领会中国足协着手整顿赛风赛纪的精神所做出的补救措施,不过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裁判员的水平是多么低下。 “假球”是法律问题 假球在以往主要是默契球、人情球、买卖球,而如今发展到了派系、赌球,而后两样,已超出了中国足协的管辖范围。所以即便健力宝系的传闻漫天飞舞,尽管四川队外援工资都从实德俱乐部领取,但就因为他们合乎一套程序,中国足协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相安无事即可。“证据呢?”他们总是这么无力地反问。 至于赌球这一新事物,中国足协更是拿它没办法,足协毕竟不是公检法,没有具备相应的刑侦手段。事实上,足协完全可以请求司法介入,一俟某场比赛有重大嫌疑,寻求公安部门帮助,抓住几名“犯罪份子”,杀一儆百、以敬效尤。 “暴力”是技术问题 自从今年足球联赛改制之后,不少俱乐部都面临新的生存压力,成绩成了主教练和俱乐部追逐的唯一目标。在目前土帅居多的中国足球联赛,成绩似乎与精神面貌分不开,而在中国足球竞技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怎么来体现精神面貌,那就是“玩命”,主教练过于强调“玩命”,让技术本来就粗糙的队员更显杀伤力。 联赛风气除了靠各俱乐部、球员自律来维护外,中国足协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刘玉建断腿事件中,肇事者隋东亮除了一张黄牌以外,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于情于理都有相悖,而足协方面的解释是比赛监督没有上交相应材料。 足协牢牢把持权力 从酝酿、怀胎,中超联赛都显得相当顺利、从容,而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成为这样一个“怪胎”,这是决策者所没有料到的。 中超,是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上任后提出的一个概念,足协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将各家俱乐部利益捆绑到一处,利用中超这个整体概念与众商家谈判,以求获得个好价钱。中国足协的苦心没有白费,电视转播权以不菲的价格售出,而在以往这块收入几乎是空白,此外,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成为中超的指定赞助商。但在整个过程中,作为联赛基石的各俱乐部所饰演的角色只是没有话语权的下属单位。 在中国足协属下的福特宝公司进行商业引资的时候,各俱乐部同时也在进行着招商计划,可中国足协抛出一个18项商务保护政策,几乎涵盖了所有商业资源,这令各俱乐部相当难过,不得不重新招商。中国足协利用权利与下属争夺经济利益,这引起各俱乐部的普遍反感,却又无可奈何。 足球主管部门的自我定位一直比较模糊,他们到底是服务机构,还是决策机构?按照道理,在目前中国经济逐渐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类似职业足球这样一个市场,主管部门应该主要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以及仲裁者,而不是完全的一种领导者的姿态。手中握着领导权不放,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中国足协的现状。 中国足协牢牢掌控权力的表象,尤以中超委为甚。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顺应中超形势成立的中超委几乎成了笑话、摆设。一开始,中超委是以一种职业联盟的面目出现的,五位德高望重的俱乐部老总被推举为常委委员,就中超联赛中发生的任何问题进行商量、决策,但是从目前运作情况看,这个委员会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诸多重大决定出台之前,委员会并未享有起码的知情权,更别说什么决策权了。而在对近期某些事件的处理方面,也基本是中国足协说了算。 处理问题优柔寡断 把“罪源”归咎到中国足协一身,似乎有失偏颇,但作为中国足球主管部门,其职能缺失确实已成为影响中超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中国足协是个什么东西?它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和中国足球协会。中超联赛的游戏规则、奖惩制度等都由它来制订、颁布,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大小事务也都汇总到中国足协,需要他们来处理、解决。平心而论,仅凭几十号工作人员,压力不轻。 问题其实就出在这里。中超联赛脱胎于10年甲A,按要求各中超俱乐部均已实现公司化、企业化,但作为中超联赛的管理和经营机构,中国足协却仍停留在10年前的体育管理机构的状态。一方面,中国足协与底下俱乐部争权夺利,另一方面,中国足协以长官意识来取代市场行为。这两者立场不同而造成责权利的脱节,“成就”了“妖魔化”中超。甲A变中超,联赛赛制得到了改革,但中国足协并未对自己的机制做相应改革。中国足协的工作和努力有目共睹,但他们的能力和机制,已经决定了在中超这样一个关系复杂的新事物面前,他们注定会一筹莫展、手忙脚乱。现在中国整个经济环境都趋向于理智、规范,而足球联赛的管理体制基本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上,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足球职业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近几轮看,中国足协在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显得有所欠缺,并明显带有感情色彩,而不是完全按照法规和制度去对比赛进行管理。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待中远俱乐部,联赛前两轮国际队受到不公平待遇,俱乐部提出申诉,但中国足协迟迟不做出决定,而第四轮部分国际球员明显存在违反赛纪的行为,中国足协却又加以包庇。以一种不公平取代另一种不公平,这正是中国足协所谓人情的可悲之处。 包括裁判问题,中超主管部门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在裁判问题已经引发争论的时候,对此没有迅速果断的措施。如果裁判的判罚是公正的,那么无论是球迷还是球员围攻、指责裁判,都必须遭受严惩。但通过这几轮的比赛来看,发生不冷静行为的球迷和球员最后都平安无事,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足协处理态度与手段不坚决、不严厉;二是足协心中最明白是怎样一回事,自己底气不足,自然无法按原则办事。 从前四轮比赛看,中国足协对中超联赛已有些失控,他们在这些问题发生之后的反应未免太过迟缓。当然,作为俱乐部本身,在管理方面同样存在问题,要想使目前的中超联赛达到真正的纯净,无论是足协还是俱乐部自身,最需要做的就是“诚信”与“自律”。 尾声 本月8日和9日,中国足协将在天津召开联赛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前四轮联赛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可以视为主管部门所做出的积极姿态,6月12日,第一阶段剩余四场比赛重新开始,我们且抱着希望等待。不过可以预计的是,中国足协体制这一主因得不到改变,那么中超“妖魔化”还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