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有点"神经质"--从中匈临战易址看中国足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07:49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 郑道锦 5月26日,呼和浩特市体育局正式向新闻媒体宣布,原定于6月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中国国家队与匈牙利国家队之间的国际A级足球赛事将易址天津进行。消息一经公布,当地舆论哗然。
这是一场在当地引起高度关注的比赛,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局长阎广华说,在内蒙古自治区从未举办过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比赛。球票销售非常火爆,街头巷尾和媒体上的广告铺天盖地,炒得十分热闹。易址的消息一出,对广大球迷来说,不亚于当头一盆凉水。不少人甚至认为,呼和浩特市被中国足协耍了。 情绪激动的球迷可能言辞偏激,但是临战易址有3点值得引起思考: 一是中国足球有点“神经质”。官方称易址原因时说,6月9日,中国国家队与马来西亚队的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在天津举行,中匈之战是此战前中国国家队的最后一场热身赛。呼和浩特没有灯光球场,易址是为了国家队更好地适应比赛场地。 对马来西亚队如此重视,恐怕是因为中国国奥队。想当初,中国国奥队球员们叫嚣着要“驯马”,没想到却打了个平手。最终中国国奥队没有出线,那场球是至关重要的原因。现在中国国家队要迎战马来西亚队,一时间如临大敌:慌得中国国家队不敢在呼和浩特市的“破球场”比赛,担心下午比赛会对球员状态不利,担心球员们踢了下午球就不会在晚上踢球。 重视对手是好事,但是对一个国家的球队从不重视到重视转变如此之快,让人觉得中国足球有点“神经质”。只要中国队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马来西亚队有那么厉害吗? 二是易址凸显中国足球运动发展不平衡。内蒙古自治区近60年来没有举行过国际A级足球赛事,连国家队都没有来过。客观上,内蒙古的球市不发达,基础条件差,但从未在这里安排大型比赛,缺少带动也是重要原因。 破球场也能踢出著名球星,这是巴西人的经验。落后地区不一定没有人才,可是缺少挖掘、不给他们机会,才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内蒙古对中匈之战的渴望正说明,这里也有发展的内在因素。 中国足球多年来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忽略了对落后地区球市的培养,这是一大损失。职业联赛可以在有钱的地方举办,但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忽略了任何一寸热爱它的土壤,都让人觉得这不是体育。 三是中国足球缺少法制环境。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不符合国际赛事标准,中马之战的赛期临近,这都不是中国足协刚刚才知道的最新消息。中匈之战敲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官方公布已有近一个月时间,为什么早没有人想到呢? 承办比赛的行动大张旗鼓,广告招商、球票预订都在紧张而热烈地进行。就在一周前,新闻发布后官方还在说,球场条件差,但经过争取,中国足协让步了。但临近比赛不到一周,为什么又突然变卦,还说在7月份再给呼和浩特安排一场比赛?呼和浩特市体育局的官员说,这是从大局出发。但是订了票的球迷如果提起申诉,该怎么应对呢?算谁违约? 从国家的大局出发,每一个球迷都可以理解。可是中国足球如果这样多变,又让球迷如何适从。只能如球迷“激动”所说,易址也有好处,可以让政府对体育设施加大投入,同时也提个醒,呼和浩特市想玩足球,你有那钱吗?(完)(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