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改名不如改制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9:29 哈尔滨日报 | |||||||||
不久前,邻居家上小学的孩子改了个名字。他爸说,倒不是原来的名字不好、也不是有什么难听的谐音,只是因为孩子过去成绩始终不好、而且闹,有人说可能给孩子改个名字说不定会好些,于是就请人查书改了名,希望孩子的成绩能由此不断攀升、各方面都令家长少操心。 也是不久前,10岁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在改名叫“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后粉墨
毋庸讳言,中国足协这次改名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是希望中国足球甲A联赛能跳出过去的泥淖,以全新的姿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无论对投资者还是球迷来说都是善意的。但是,光改个名字就想做到和过去的恶习彻底决裂是根本不可能的,不斩断体制中团团乱麻的束缚,只能引来更多的麻烦。邻居家的孩子在改了名字后,老爹同样会在每天放学的时候到校门口守着,只要一天不去,那小家伙说不准就在同学的邀约下情不自禁地玩去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议论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收入高和成绩差的现象,足协也经常在新赛季开始前召开限薪研讨会,但效果都不明显。试想,如果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是按照市场规律在运营,俱乐部中没有国有资本的介入,那么,谁会为没有成绩的人去买单呢?虽然,现在的俱乐部球队已经在按照比赛成绩来进行奖金分配,但用来分配的资金有谁能证明是经过市场、经过竞争而来?如果能让流向足球运动的资金从头到尾都是从市场中来,又能回到市场中去,那么,中国足协也许不用再绞尽脑汁地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绸缪着下一个新名字了。邹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