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奥运赛场环境 中国射击要做“追风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19:33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5月19日电(记者徐征高鹏)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就是追逐和研究各种各样的风暴,哪里有大风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被人戏称为“追风者”。让人没想到的是,射击这种最讨厌风的运动项目也要做“追风者”,哪里风大,中国射击队的运动员们也要出现在哪里。 在确定奥运名单之后,中国射击队已进入了全面备战阶段。他们会用一个月的时间
原来,在上个月结束的雅典射击世界杯上,人们发现射击场内的风非常大,尤其是飞碟靶场。中国队总教练许海峰说:“飞碟靶场处在一个小山上,风非常大,最大的时候我估计已达到了7级左右。” 大风让世界各地的选手都不适应,中国队也因此趁乱拿了3块飞碟金牌。当然,在奥运会上中国队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因此射击队现在要找的就是一个“狂风肆虐”的射击靶场。许海峰说:“我现在已经拿到了烟台靶场的气象资料,现在就希望那里的风大一点。” 烟台的风也许不小,但对射击队来说,这并不是完美的地方,因为烟台这个城市还有一个缺点——不够热。烟台六七月份的温度最高在34、35摄氏度左右,这与雅典最高近40度的高温相比差了不少。因此,射击队还不得不再找一个“火炉”。 许海峰说:“气温高对步枪选手的影响最大,因为他们的比赛服是皮制的,在40度的高温下身穿厚重衣服的选手们容易烦躁,步枪托腮的地方因为汗多而打滑。烟台不够热,因此教练组考虑再到一个炎热的地方去,也许是济南。” 对环境的不适应一直是中国射击队的软肋,因此,中国射击队的队员也不得不在这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过着“追风逐火”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