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失利冷反思:破碎体制 人才基座差距大(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5:55 海峡都市报 | |||||||||||
《冷反思》自语 四年一度的冲击奥运又一次失败了,曾经被誉为“超白金”的一代以一种可耻的方法沦为一堆破铜烂铁,本报曾在国奥“死亡”时第一时间刊发了《国奥祭》,以表达球迷们的愤怒与不满……四年一次轮回,难道这就是中国足球应有的宿命?当中超这个“甲A的变种”在天津伴随着阎主席的豪言壮语和数万名球迷不满的“嘘”声粉墨登场之时,中国足协似乎忘记了国奥,忘记了他们仍然要面对这个问题。 可是,我们没有忘记,国奥的失利带来的痛楚不会因为“中超”的开幕而减轻,正当足协还在苦寻失利原因时,我们不妨先一步反思反思。 反思,中国足协要反思;媒体要反思;球迷要反思;教练球员也要反思。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本报策划了这个专题———《冷反思》。之所以称为冷反思,其含意有两个:一是反思必须冷静,情感的发泄与漫骂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反思的结果将让您看到一些冷之又冷的事实。 代表我国后备人才的这一届国奥的失败,凸显了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体制上的许多问题,这是中国足球回避不了的也是不应该回避的沉重话题。虽然足协十分需要某一次成功来彰显他们的政绩,但如果不老老实实地从认识上解决,从基础做起,还是坚持急功近利的那一套做法,中国足球永远没有翻身的一天。 人才基座差距巨大 运动竞技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项目要取得好成绩,一个“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是少不了的。邓小平对足球惟一的指示就是“足球从娃娃抓起”,可谓是一针见血地抓住了根本。 一位从事多年职业足球经营的老总对我说,职业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愿意来踢足球。“金字塔”的基座扩大了不少。可为什么十年后,中国足球似乎并没有从中受益? 以荷兰为例,荷兰有37个职业足球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有青少年足球学校。荷兰还有3500个业余俱乐部,每个俱乐部也都有青少年部,开展青少年培训计划,每周几乎都有一次比赛。仅一个阿贾克斯俱乐部,每周都有2500个孩子来参加选秀。请注意,一个职业俱乐部,每周可以有2500个孩子前来供这个俱乐部挑选,这样的情形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敢想象吗?这样的状况在中国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 中国的绿地是 用来观赏的 在去年举办的“足球·上海论坛”上,现任一家荷兰业余足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文·西蒙斯认真地说,中国现在新建了那么多绿地,是用来观赏的,太浪费了。应该开辟出来给孩子们踢球! 说者认真,听者苦笑———与会的俱乐部老总们当然也只有苦笑。他们认为,绿地与在绿地上踢球的孩子们一起,才足以构成一种观赏价值。在中国,人们认为在绿地上踢球是对绿地的一种践踏和破坏。 纵使通过职业化吸引了许多的孩子愿意来踢球、许多家长愿意送孩子来踢球,但场地在哪儿呢?在中国各城市都有这样的“景观”,成群的孩子们抱着足球守候在一块充满石砾尘土飞扬的足球场边,耐心地等待着能够轮流上场踢上两脚球;他们还是幸运的,更多的孩子只能在弄堂里摆弄一下他们心爱的足球罢了。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当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不足以在世界上出人头地的时候,是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怀的。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绿地还将继续用来观赏。 畸形的锦标 笔者曾经问过一个来华讲课的青少年足球方面的学者,国外有没有少年足球运动员改年龄的现象。他吃惊而且不解地看着我,眼睛瞪得铃铛一样大声地反问“WHY———?”在他看来少年足球运动员改年龄当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为什么在中国,这种事情却普遍存在乃至到了阎主席把它称做是中国足球“三大毒瘤”之一? 在国外足球的训练体制里,儿童少年的训练的目的是,让他们熟悉“球性”、让他们喜爱足球、让他们提高足球竞技所需要的一切身体素质。中国就不同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儿童少年的省级全国性比赛成绩是教练员评职称、工资甚至是评房子的依据。即使到了“职业化”的现在,俱乐部二、三、四线的教练员何尝不是以他们执教的球队的成绩作为保住他们饭碗的成绩?因此,改年龄、以大打小的现象就在各地青少年的各级比赛中泛滥成灾……这也是为什么16岁以下的中国队和欧洲同年龄国家队比赛基本不落下风而一到18岁以后就被打得“找不着北”的原因———因为当时你根本就是用18岁去打人家16岁嘛。 为了成绩,少年儿童的教练员们哪有心思去遵照“儿童少年训练”主要是基本功的训练这一科学的训练方法?早早就确定球员的位置、早早就进入类似成年的战术配合、早早就一切围绕着比赛来进行训练。此次国奥广泛被批评的“传接球不到位”,就是当年忽视基本功“拔苗助长”种下的恶果! 卡洛斯进不了国奥?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足球开始崇尚高大的身材,似乎整个中国只有半个中国的人才可以踢足球一样。究其原因,还是在选才上面出了问题。为了青少年的锦标,教练员们在选才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参考了这个指标。因为毕竟在普遍技术不成熟的儿童少年阶段,身材高大在比赛场上总是会“占点便宜”。 此届国奥队的身材可以说是最漂亮的,不要说在亚洲,放到世界上去也是整整齐齐。可是有什么用呢?广东的吴坪枫几经努力终于进了国奥队,事实证明,他的表现并不会比大个子逊色。所以,如果身高168厘米的公认的“世界第一左边后卫”卡洛斯生在中国,他能不能像吴坪枫那样幸运经过层层“身材淘汰”最终成才只怕有“天晓得”了!当我们眼看着韩国国奥那些身材不怎么样的队员在场上以他们的技术“戏弄”中国国奥那些大个子的时候,不知足协作何感想? 抢救金字塔 青少年足球是一个金字塔,处于塔尖的国奥队的此次惨败反映出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上有着诸多的问题。可以这样说,青少年足球的普及、选材、训练、竞赛是构成这个金字塔支撑的四条支柱,如果足协不下大力气从体制上、政策上去支持这些支柱,仅仅把眼光盯在塔尖上,老是急功近利地想以一次偶然的胜利来证明些什么政绩,那只能是徒劳的。 金字塔的建造是艰苦的科学的过程,同时又是不引人注目的寂寞过程。中国足球太需要足协从体制上去做这样的事情了。如果此次国奥的失败不能再引起足协的重视,从根子上找原因,还像2000年秦皇岛会议那样空喊“重视青少年足球”的口号,实际一切如故,那么中国青少年足球这个金字塔轰然倒塌是迟早的事。 这绝非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