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首页 > 正文 
12年后,国羽重吻汤姆斯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06:47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雅加达5月16日电继15日中国女队实现尤伯杯“四连冠”后,中国男队16日在雅加达以3∶1力挫丹麦队,把梦寐以求达12年的汤姆斯杯高高举起。

  中国男队从1982年开始参加汤杯,并在当年首捧冠军杯。以杨阳、赵剑华、李永波/田秉毅为主力的中国男队,从1986年至1990年接连3届夺得汤杯,与“五连冠”的女队一起在世界羽坛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1992年身处低谷的中国男队兵败吉隆坡,自那以后汤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亮晶晶星光宝宝大赛 大相扑中国公演新信息
杯就一直远离着中国队。

  [夺杯·评论]

  《中国队轰开了雅典大门》

  中国队在悉尼奥运会获得了5枚羽毛球单项金牌中的4枚,现在,他们又用强大的实力非常清楚地证明了他们能在雅典获得更多的金牌。(路透社)

  《中国队将汤尤杯打包带回》

  中国的男子羽毛球队具有统治力,但是在与丹麦的比赛中,中国队还是经过一场艰苦的战斗,才在12年之后再次夺得了汤姆斯杯。囊括汤尤杯;他们在雅典的目标不言而喻。(法新社)

  《胜利属于年轻》

  中国队把夺回汤杯的重担交给了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人,人们看到林丹气吞山河地将对手扑杀;鲍春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现在我很平静,最高兴的是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赛后只说了一句话。(《解放日报》)

  [夺杯·历程]

  汤杯夺冠路

  小组赛首场:中国5∶0美国(5月7日)

  在很多体育项目上,美国人都是一哥,但在羽毛球上,也许他们还没“脱盲”,美国队的抵抗用“螳臂当车”来形容恰如其分。

  小组赛第二场:中国5∶0印尼(5月10日)

  中印两队被认为是本次汤姆斯杯最大的夺冠热门,因此这场比赛也被媒体认为是提前进行的决赛。面对印尼观众制造的噪音,小将林丹和鲍春来担纲的新一代羽球国手终结了汤姆斯杯上十年逢印尼不胜的记录,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好戏。

  1/4决赛:中国3∶0日本(5月12日)

  尽管林丹在开局碰到了一些小麻烦,但中国队还是以三个2∶0淘汰了日本。赛后李永波透露,林丹赛前突然有点拉肚子。

  半决赛:中国3∶0韩国(5月14日)

  又是三个2∶0,中国男羽至此还未在本届汤杯上输掉一盘。赛后,李永波表示,中国男队队员发挥得比教练组想象的还要出色。

  决赛:中国3∶1丹麦(5月17日凌晨)

  李永波说,自己最开心的不仅仅是捧杯,而是中国羽毛球队又多了10个世界冠军,看到了年轻队员的成熟与成长令人尤为欣慰,年轻队员对国家荣誉的渴望与珍惜、对羽毛球的热爱和理解才使得他们在场上去争每一分、每一个球。这样的胜利鼓舞人心。

  [夺杯·展望]

  球迷看好奥运会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国内最大的网络门户之一新浪网在中国队捧得汤尤杯后推出了问卷调查:“以本次汤尤杯的表现,您认为中国羽毛球队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取几枚金牌?”截至昨晚8∶30,共有11951人参加投票,95%以上的球迷认为,中国羽毛球队将在雅典夺得3枚以上的金牌。

  (附:投票结果)选项比例票数4枚37.05%44283枚35.60%42545枚22.69%27122枚3.31%3950枚0.95%1141枚0.40%48

  [夺杯·赛况]

  比赛一波三折

  首盘,林丹很快进入状态,2∶0击败丹麦老“金童”盖德。获胜后的林丹甩去上衣跪地大喊一声,起身后他以军人特有的方式行军礼向全场观众敬礼。林丹也是本届汤杯惟一保持全胜的第一单打。

  第二盘,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丹麦选手帕斯克/拉斯姆森与中国的蔡赟/付海峰相遇。在首局优势却未能拿下比赛后,中国小将越打越紧,最终0∶2失利。这也是本届汤杯中国队丢掉的惟一一分。

  第三盘出场的鲍春来首局失利。次局,鲍春来稳住阵脚以17∶15扳回一局。决胜局,鲍春来又在4∶10落后的情况下,以15∶12扳回比赛。

  第四盘,世界排名第六的郑波/桑洋出场迎战世界排名第五的埃里克森/汉森。虽然排名同样落后对手,但他们以15∶13和15∶8为中国队拿到了制胜的一分。

  [夺杯·感言]

  荆楚网 楚天都市报

  中国羽毛球代表团团长李富荣:12年前我任团长时把汤杯丢了,12年后我把汤杯还给了李永波。

  总教练李永波:中国队打得非常好。作为教练看到自己的球员夺冠军,比自己当年拿冠军更幸福。我们会尽快‘忘记’领奖台上的一切,从头开始,抓紧时间备战奥运。

  丹麦队主教练佩德森:我们丹麦队向世人展示了这是一场世界最高水平的团体赛。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