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追问马拉多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06:1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执行枪决的军警,喝了一瓶烈酒壮胆,才敢走到他面前。可在他那双著名的眼睛瞪视下,刽子手还是胆怯了。于是他轻蔑地吼道:“开枪吧,胆小鬼。”胆小鬼哆嗦着在他身上留下9个弹孔……他不是《牛虻》,而是人称“红色耶稣”的切·格瓦拉———马拉多纳最崇拜的偶像。现在,同为偶像的马拉多纳,差点也死了,当然没有格瓦拉那么壮烈。全世界的“马迷”,在想什么呢?
李小龙猝死后,以他为偶像的成龙发誓要找出凶手,但直到李小龙的儿子也一命呜呼了,凶手还是杳如黄鹤。比较起来,“马迷”要幸运得多———可卡因,这个血债累累臭名昭著的头号疑凶,立即被揪上了审判台。假如马拉多纳真的被可卡因杀死,法律的追查也到此为止,无非是念几遍“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告诫而已。 可是,无论在孔子还是康德那里,人类的终极目标都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康德甚至将道德同宇宙并列,作为最高的裁决者。与法律相比,道德除了追问原因,还要追问原因的原因———马拉多纳为什么要吸毒? 假如没有毒品,这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穷孩子,可能成不了巨星,而只能在探戈与烟雾齐飞的昏暗酒吧里酗酒打架;而被毒品征服的马拉多纳,就征服了我们。我们是奴隶的奴隶。更为尴尬的是,我们需要毒品在他身上创造的奇迹,他也就更加需要毒品。最终,马拉多纳成了我们的毒品,我们则充当了可卡因的帮凶。 马拉多纳曾经告诫青少年不要吸毒,并且跑到格瓦拉的战友卡斯特罗那里,寻死觅活地戒毒,但两者都无效。对此,黑格尔曾经沉痛地说:我们学习历史经验的惟一收获,就是一无所获;伏尔泰更是直言不讳: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和我们来时一样,还是那么糟糕。 所以,马拉多纳不是一个悲剧的序幕,也不是尾声,他只是黑夜里的一个黑影。 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