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出局但生活还要继续 国奥难言之隐有谁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01:39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俞炯 德黑兰,当伊朗人庆祝他们胜利的时候,沈祥福和他的国奥队这次终于彻底“死”了。和以往总是“死”在最后一刻相比,这次的提前两轮出局也算是创造了历史,当然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又一段新的耻辱。
“生活还要继续。”沈祥福还在不停地唠叨。一位国奥队员平静地说:“后面的日子还长。” 这没有错,但是当一帮曾经充满希望和朝气的年轻人无奈地接受一次如此重大打击的时候,所有人都有权力大声质问:“为什么?” 超龄问题一直存在 回顾这届国奥队的历史,可以说他们最辉煌的时期还是组队初期在国青队的时候。2000年亚青赛第三名,2001年世青赛杀入八强。而从2002年亚运会开始,国奥队的表现就是一年不如一年。按照常规的思路,目前国奥队这个年龄段应该他们是进步最大的时期,但是为什么我们队员的表现却完全相反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超龄”。虽然这个问题在这届国奥队很少被公开提及,但是几乎所有的圈内人士以及一直跟踪采访国奥队的记者都非常清楚,国奥队员中的确有“超龄问题”。 “以前打青年联赛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们,结果却成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国奥队队员。”来自前上海02队的一位球员早就质疑过国奥队中几名来自北方某俱乐部的球员。而恰恰是记者在这个俱乐部所在城市出差的时候,一位出租车司机就很神秘地说,“××其实早就超龄了,我孩子和他在一个体校里踢过球,他到底多大我最清楚。” 以大打小,当然会在一系列的青年比赛中表现出色。但是到了奥运23岁这个年龄段,以大打小的优势自然被大大削弱了。我们的国奥队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在从国青变成国奥之后,成绩一泻千里,是不是和这个有关系呢?也许只有真正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位被盛传“小了四岁”,来自某沿海城市的国奥球员在青年队时表现抢眼甚至成了备受瞩目的“希望之星”,现在却像已经过了巅峰期一样,无论是实力还是状态都是直线下滑,不要说主力,就是连替补都轮不上了。 幼儿园水平的心理调节 这是个最让人看不懂的问题。数数国奥队目前的球员,有跟着大连实德、上海申花拿过联赛冠军的,有跟着自己球队打过保级大战的。应该说他们至少都经历了两年职业联赛的洗礼,而且还参加过世青赛、亚运会这样的大赛,他们是没有理由在心理上如此脆弱的。 但国奥队有个容易紧张的主教练沈祥福,经常把紧张写在脸上的他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队员。如何来调节球员们的心理?一向都是搞封闭集训的沈祥福只想得出吃火锅,这一招早就让队员们感到厌烦了。就是队员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看电影放松的机会,结果片子千选万选,却选了个结尾消极无比的“完美风暴”。 和神奇教练米卢随身携带的15本心理学书籍相比,沈祥福在这方面只能算是幼儿园水平。 在2001年的十强赛上,中国队能够出线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每场比赛都正常发挥出了水平。而国奥队在输球后沈祥福自己承认队员们只打出了平时三分之一的实力。问题出在哪里,就是队员们的心理紧张所致。可惜的是,足协领导们在总结米卢功过时只看到了张吉龙抽到的“上上签”,甚至还把米卢调节队员心理的“快乐足球”当成了批判典型。 “封闭足球”代替了“快乐足球”,心理辅导变成了大会加小会,国奥队却没有享受到出线的喜悦,剩下的只有出局的痛苦。 “老实人”就是不下课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沈祥福。国奥队失败沈祥福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沈祥福同样有他值得同情的地方。在主场打平马来西亚队后没有下课,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最大的煎熬。 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连续两场犯错,沈祥福为什么不下课?因为足协领导已经放弃了,就像阎世铎在给国家队动员时说的那样,他们已经不对国奥队抱有希望了。因此这个时候换不换教练已经没有必要了。即使是国奥队在主场战胜伊朗队后,足协领导还是这个态度,球队并没有拉到高原去适应客场的条件,而是直奔与韩国队比赛的主场长沙。 一位队员说:“其实我们的重点就是要在主场拿下韩国队,去伊朗根本就没有想过会赢球,更不要说出线什么的了。”在豪赌奥运失败后,足协又一次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战胜韩国挽回面子上了。 “既然是比赛就应该为最后的一线希望去努力。”虽然沈祥福一直这么说,但是足协根本就不给国奥队最后一搏的机会,他们要的是5·1中韩之战的胜利。但是他们却没有想过,如果取得三连胜的话,对于韩国也是一种压力,压力下韩国队也许也会犯错误。 面对足协所有的决定,沈祥福不会像米卢那样去争,甚至我行我素。沈祥福只能默默地执行着长官意志,这其实也是沈祥福为什么能够一路走到现在,经历了几次信任危机后还能继续在位的最主要原因。在受够了米卢的桀骜不逊后,足协的领导更喜欢像沈祥福这样听话的“老实人”。国家队也是一样,名不见经传的哈恩战胜大热门特鲁西埃当上了主教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以执教能力为标准来选拔教练,国奥队的失败在组建之初也许就已经决定了它必将失败的命运。另一个“老实人”哈恩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