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害怕受伤 还惦记出线--中国国奥心态调查报告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11日15:07 新华网 | |||||||||
国奥队员在想什么?只要是球迷,或许都想知道答案。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集训密度,组队4年的沈家军几乎都可以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长时间的集中训练,成为沈家军一大标志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把迷茫、麻木的情绪带入了队员的内心世界。而在经历了决赛阶段的大起大落后,国奥队员的内心世界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类型:受伤恐惧范围:百分百
伤病,也许是眼下国奥队内最忌讳的字眼。这种自上而下的恐惧心理,在杜威受伤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训练中,沈祥福可以对队员的失误视而不见,但一看到队员有动作很大的拼抢时,祥子的表情就会变得异常愤怒。“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乱来。”面临接下去和韩伊两强的生死决战,沈家军已经不容有失。伤病,这时候就成了国奥队的头号公敌。队员自己也很清楚,一旦在这个时候受伤,几乎与提前走人无异。 类型:开会麻木范围:接近百分百 会议多,是国奥队的另一特色。没有人统计过,国奥队4年里,究竟开过多少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开会,绝大多数队员已经麻木了。“开来开去就那么几句话,只要是人都会开傻了。”国奥队的会议,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要求队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但对于这点,一些队员颇有微辞:“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么多人,听听就够乱的了。最重要的是,教练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队员怎么说其实根本不重要。” 类型:训练无奈范围:将近半数 用千篇一律形容沈祥福的训练课,也许刻薄,但至少比较准确。凡是看过国奥队训练的记者,对这一点的体会应该比较深。古板、老实的沈祥福在训练中几乎没什么创新,即使偶尔做做小游戏,也早已让见过世面的国奥队员不太感冒。尤其是在昆明的那段高原集训最为典型,和叙利亚队的比赛,国奥队员居然跑不过对手,足以说明国奥队的训练水平之差。对于刚过二十的一帮热血青年而言,太过单调的训练显然不足以让人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尤其是对替补队员。 类型:梦想胜韩范围:百分百 战胜韩伊,是目前国奥队员唯一敢在公开场合表露的一个心愿。事实上,这个心愿也的确代表了绝大多数队员的想法。毕竟,作为曾经的超白金一代,如果不能在接下去的两场关键比赛中有所作为,不仅对全队来说意味着彻底结束,对这批队员个人来说,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将肯定长久地持续下去。正如杜威所言,“恐韩症要在我们这批球员中终结”。这句话既是目标,也是梦想。 类型:幻想出线范围:不在少数 现在提出线,或许有些荒谬,但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是,这样的想法在目前的国奥队中并未消失。做了4年的梦,不可能一朝忘却。至少,在一部分队员看来,出线的念头依然经常在脑子里盘旋。“毕竟现在希望还有,足球场上什么都会出现。”对国奥队而言,想不想出线,实际上和需不需要压力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并不一定是好事,有,也不一定是坏事。 类型:没有想法范围:有限少数 没有前途,也就没有了想法。并非每名队员都有上场机会,对于那些连大名单都未曾进入过,始终处于陪练状态的队员而言,随遇而安就是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没有想法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记者徐东海)(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