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在相互竞争中提升城市总体发展水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03:28 新京报 | |||||||||
据《新京报》报道,继上海申请主办2005-2007年男子网球大师杯赛之后,北京最近也加入到了申办者行列。 一个国家中两个城市竞相主办同一赛事,是否有必要?其结果会不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相信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其实,北京与上海相互之间“较劲”并非仅此一件事:此前,在诸如到底哪座城市将扮演中国金融中心的角色,哪座城市将营造中国高科技“硅谷”等等问题上,北京与上海就一直在暗中轻劲。京沪两地竞争不足为怪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类似北京与上海这种经济区域之间的竞争,在中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 自中央向地方放权改革以来,尤其是税收包干以及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都面临经济发展以及组织税收的压力,因此,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早已成为事实。 尤其是上海与北京,作为中国最举足轻重的两个直辖市,竞争自然更是十分激烈。因此,面对先期投入无需像奥运那样必须举全国之力,但后期却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更有助于帮助提升城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大国际赛事,两个城市竞相申办应该是不奇怪的事。 更重要的,如果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又的确有助于通过竞争过程提升两个城市的总体水平。 在一个竞争性环境中,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如何,首先取决于其核心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优势在竞争中就转化为比较优势。 从当前的情况看,北京、上海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较,其核心竞争力处于无可争辩的优势地位;而对北京与上海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各自也有其优势。 比如,在人力资源丰富程度以及平均受教育程度方面,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略高于上海,因而北京在基础研究与发展方面优于上海;而上海在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现代政府观念、服务与规范上可能暂胜北京一筹。竞争有助于促进发展 在申办大师杯网球赛以及其他更多场合的竞争过程中,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两个城市首先需要做的是突出各自的核心优势。而为了做到这点,两个城市都会采取相应措施巩固各自的核心优势,因而这一过程正好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其次,在一个竞争性环境中,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如何,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发展潜力与预期,因而能不能逐步改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就显得很重要。 尽管北京与上海目前在全国发展水平已高居前列,但却仍然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拿北京来说,有一项调查表明,百姓对北京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不足30%(新华每日传真,2004年4月4日);再有调查表明,百姓普遍认为北京城市生活成本过高;而对于上海,有调查表明,其社会公共道德方面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较还有差距;同时,尽管对外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但却被认为其缺乏对内开放应有的大气魄;等等。 通过申办大师杯网球赛以及其他问题上的竞争,可以预计两个城市都会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及时加以弥补或改进。这种良性的竞争过程显然也有助于提升城市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实,在国外城市发展历史上,国家有意通过鼓励城市之间的竞争来促进城市发展的事例并非少见。 比如,韩国在最终确定釜山申办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未排除汉城主办的可能性,而是始终强调会综合考虑两个城市各自优势。面对可能会带来的近6亿韩元的间接经济效益,两个城市都努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水平。 尽管最后确定了釜山作为惟一申办城市,但此前的竞争使得两城市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再比如,瑞典奥委会最近作出了申办2014年冬奥会的决定,并为此选出了两个候选城市,参加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申办冬奥会的竞争。这两个候选城市一个是奥斯特松德,另一个是阿雷。这两地不仅都拥有良好的比赛场地,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丰富的组织赛事工作经验。而按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最后正式申办时一个国家只能选出一个城市,因而可以预计这两个城市可能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国外这些相关案例也告诉我们:城市之间只要是良性的竞争,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的确是有好处的。卢周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