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这只是被缓期的死刑--看国奥3-1胜伊朗(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29日08:26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沈雷 江城国奥战伊朗,成了很多人命运的交汇点。 相信这是阎世铎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刺激的一场足球比赛,“输球就请辞”终于没有成为事实;被一连串的打击压迫得脸部神经暂时失去反应的沈祥福,也终于证明了自己绝非一无是处的废人。 胜利可以改变很多,于是一夜间,眼前这支曾被下达了死刑执行书的国奥队,又回到人间。 缓期的死刑 “我们还活着。”是沈祥福最爱挂在嘴边的话。是的,国奥队的确在理论上还活着。即使是前三轮全败,在理论上国奥依然“还活着”。 中国战胜伊朗,最开心的当然是韩国人,他们手中的优势足够自己再输一场球。以三个1比0结束第一循环的韩国人只要在4月14日击败马来西亚,就可以预定飞往雅典的机票。活着的国奥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即使赢下德黑兰战役、即使在长沙结束恐韩症、即使全取9分,我们却不得不等待着很少犯错误的韩国人在家门口跌跤,可能性?或许说一成还是高的。 这只是被缓期的死刑。 中国足球最拿手的一招,就是在绝望中点燃微弱的希望之火,然后亲自将希望掐灭给你看。当年被科汉的伊朗队打得失去自信的戚务生,却率队在科威特打出了中国足球近十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最后时刻绝地反击,刚燃起的希望又在金州的凄雨中化为乌有。 见识过一次就可以预知未来,这原本就是中国足球最熟悉的运行轨道。又想起米卢的那句“态度决定一切”,我更愿意用心态来解释这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国奥之所以能战胜伊朗,只因自知时日无多,全然没了沉重的负担。至于日后的自毁希望,道理还是一样,被希望活活压死而已。 磨去的棱角 据说,韩国主帅金镐坤看完中伊之战后说了句:“中国队是用巨大的精神力量击败了对手。” 从正面来理解,终于能松开成绩这根弦的国奥队焕发了强大的战斗力,与前两战中畏首畏尾判若两队。反过来理解,中国队并非胜在技战术上。赛前出线希望更大、赛中早早获得领先的伊朗队却完全失去了平和的心态,被中国队成功翻盘。 单从技术角度而言,国奥队前3场比赛的发挥可谓糟糕至极。这支曾被称作“超白金一代”,如今却满是锈斑,3年前惊艳一现的棱角却已被磨去。虽然沈祥福依然将361奉作神明一般固守着,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诅咒又一次不幸地落在了中国足球的身上。那支小快灵的国青,现在只剩下“定位球加头球”模式的枯燥重复,越大越不成气候成了中国足球最大的笑柄。 不过我们多少该感谢这支死缓国奥,感谢他们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男人般决战的足球,比起霍顿兵败巴林的不堪,这是悲哀中唯一的一丝亮色。 失败的轮回 在国奥队最低谷的日子里,据说曾有队员埋怨过暗无天日的长期集训。这样的埋怨,我们曾在6年前听到过一次,为了冲击1998年世界杯,戚务生的球队同样集训了3个月之久,“练傻了……”这是冲击失败后总结中的一条教训。 可惜教训早成耳边清风。3个月的集训,盲目的上量,练出的是半个队的伤兵,是一群到了场上就“连五成水平也发挥不出来”的机器。集训地选在上海,为的是与韩国气候条件相仿,可事实上汉城的严寒让国奥队迷失了方向;赛前的热身对手选择了七拼八凑而来的牙买加、罗马尼亚、俄罗斯,毫无参考价值。这就是我们精心安排的备战,或许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今天死缓的命运。 究竟谁该对这些负责?不是执行的队员,不是老实听话的沈祥福。他们只是“出线足球”的牺牲者,足球成了政绩的一部分,在这个庞大的祭坛上被放着的祭品还有很多:肢解的联赛、混乱的管理体系、一天比一天空荡的看台。为了追求成绩,制造成绩的基石却早被拆得七零八落,中国足球在恶性循环中不停地制造着失败的轮回。 国奥队注定是一支“享年23岁”的球队。猝死也好、老死也罢,如果不探寻出失败真正的幕后,对中国足球的前进并无任何价值。 痴情小球迷。 新华社发
|